2025德化國際陶瓷文化周啟幕
跨界融合接續千年窯火 “世界瓷都”邁向千億集群

瓷都秋韻,瓷香萬裡。9月19日,2025德化國際陶瓷文化周啟幕。八方來賓共赴陶瓷文化盛宴,見証千年瓷藝的傳承與輝煌。
2025年恰逢德化榮獲“世界陶瓷之都”稱號十周年,本屆陶瓷周以“中國白 向世界”為主題,旨在深入貫徹落實《“中國白·德化瓷”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計劃》,通過“三力引領”與“陶瓷+”產業融合,展現德化陶瓷藝術的傳統魅力與當代創新,探索陶瓷文化在全球化時代的傳承與發展之路,推動陶瓷產業集群邁向千億目標,打造國際化的世界陶瓷之都。
開幕式以一場由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聯袂帶來的“瓷韻·新生”海絲文化時裝秀拉開帷幕。模特身著以德化白瓷為設計靈感的服飾,將瓷的溫潤與織物的靈動相交融。隨后,舞蹈“一白獨秀”以輕盈舞姿詮釋德化白瓷的純粹典雅,讓現場觀眾沉浸式感受“中國白”的藝術魅力。
活動現場。陳小陽攝
中共德化縣委書記方俊欽說,德化縣始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傳承千年,匠心瓷都”“創新驅動,活力瓷都”“擁抱世界,開放瓷都”“煙火升騰,魅力瓷都”四個“瓷都”的嶄新名片,展示“傳承創新、邁向世界”的德化新圖景。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杜同和表示,十年來,德化陶瓷產業規模持續壯大,通過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德化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德化,山清水秀,空氣清新,陶瓷產業與生態環境相得益彰,成為綠色發展的典范。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長劉挺高度肯定德化走出了一條傳承與創新並舉、文化與產業共融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不僅實現了產業的規模化、集群化發展,更在綠色發展、設計創新、文化傳播等方面樹立了行業標杆。
國際亞歐科學院院士趙新力認為,要匯聚智慧、深化合作,共同助力德化陶瓷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實現人才鏈與產業鏈緊密銜接,共同構建賦能陶瓷行業數智化轉型的人才生態。
來自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和城市跨越山海的祝福與交流,彰顯德化陶瓷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
活動現場。陳小陽攝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一系列發布、授牌、簽約與捐贈儀式,全方位展現德化陶瓷的文化厚度、創新活力與合作廣度——中國首部白瓷紀錄電影《無界之界》院線上映發布,以光影之力講述德化白瓷的千年故事﹔《德化陶瓷鄉土教育讀本(修訂版)》正式發行,讓瓷都文脈在青少年心中扎根﹔《陶瓷藝術花盆團體標准》發布,為陶瓷花盆產業規范化、高品質發展提供“德化方案”﹔“世界瓷都·德化國際傳播工作室”授牌成立,助力德化陶瓷文化更精准、更有效地走向全球﹔“中國創新設計大數據德化中心”授牌,為陶瓷設計創新注入數據動能﹔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耿寶昌“德化陶瓷史”題詞原作捐贈,為德化陶瓷文化寶庫再添珍貴印記﹔重大招商項目集中簽約,為德化陶瓷產業引入優質資源與創新項目﹔第九屆“何朝宗杯”陶瓷工業設計大賽頒獎儀式舉行,特等獎與4項金獎作品亮相,展現陶瓷設計的前沿創意﹔“世界陶瓷之都·德化”稱號十周年紀念瓷簽名儀式現場,中外嘉賓共同簽名留念,定格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時刻。
本屆陶瓷周內容豐富多元,涵蓋主題展覽、技藝交流、設計創新、文旅融合等26場配套子活動,全方位呈現德化陶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推動德化陶瓷藝術從“集群發展”向“品牌躍升”大步轉型、邁進。
作為核心展覽的“拾級而上·瓷路輝煌”主題展,以時光隧道串聯起德化榮獲“世界陶瓷之都”稱號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以產業升級、文化傳承、科技創新、國際交流為主線,通過2015年至2025年間大事記的形式,系統梳理重要發展節點,讓觀眾直觀感受“世界陶瓷之都”的成長與蛻變。同期舉辦的陶瓷雕塑展、“瓷彩德化”陶瓷繪畫展、全國陶瓷書法邀請展、閩台陶瓷藝術交流展等多元主題展覽,匯聚國內外陶瓷藝術精品,既有傳統瓷雕的匠心巧思,也有當代陶瓷的創新表達,全方位展現德化瓷的藝術高度與創新廣度。
十年來,德化陶瓷始終堅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從傳統“中國白”到多元產品體系,從手工匠人到智能化生產線,從地方產業到邁向全球,走出了一條文化與產業共融、傳統與現代共生的發展之路。如今,德化已擁有陶瓷企業4500多家,從業人員超10萬人,形成從原材料供應到生產制造、設計研發、市場營銷的完整產業鏈,成為全國最大的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全國最大的陶瓷茶具和花盆生產基地、國家級出口陶瓷質量安全示范區,入選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區域品牌、新時代中國工業形象區域標識典型案例,獲評中國陶瓷行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創新升級示范區等10多項國家級榮譽。
2025德化國際陶瓷文化周不僅是對世界陶瓷之都十年來的獻禮,更標志著德化陶瓷產業向著千億集群目標、全球化發展征程的全新出發,讓千年窯火在新時代煥發更耀眼的光芒,讓“中國白·德化瓷”成為連接世界、促進文明互鑒的亮麗名片。(林信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