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有象,連江這裡一派好“豐”景

共迎豐收、共話文明、共賞非遺,9月21日,福州市連江縣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文明有象 和美鄉村”文明實踐日活動在馬鼻鎮玉井村舉行。福州市委文明辦二級調研員練文,連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東平參加。
活動現場
活動伊始,節奏明快的舞蹈《中國大豐收》點燃全場氣氛。在場群眾紛紛牽起手,圍成圓圈,繞著豐收谷堆跳起舞慶祝豐收。
在移風易俗知識問答中,主持人圍繞文明鄉風主題提問,大家認真聆聽、積極應答,在互動中加深了對文明新風的了解。
現場觀眾積極參與問答
“灘涂泥橇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漁民智慧的結晶……”活動中,民俗專家介紹了灘涂泥橇這一獨具連江海洋文化特色的民俗符號。泥橇是一種在灘涂或泥路上行駛的交通工具,主體為前端翹起的狹長木板,採用整塊杉木雕鑿而成,其制作技藝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泥橇主要用於灘涂趕海運輸海產,也廣泛用於開展速滑比賽及旅游體驗項目。
在活動現場的灘涂泥橇競速比賽環節,選手們腳踏泥橇、手握平衡杆,隨著裁判一聲令下,他們如箭離弦,在泥灘中奮力滑行。場邊觀眾吶喊不斷、掌聲雷動。
“灘涂泥橇歷史悠久,滑得越遠,收獲就越多。今天參加比賽,大家都鉚足了勁,一個比一個快。”參加比賽的陳大爺舉著活雞、活鴨、生蚝等“土”味十足的獎品說道。
灘涂泥橇競速比賽。楊柳州攝
除了緊張刺激的泥橇競賽,活動現場還設有“村集”,吸引了村民和游客駐足體驗。在灘涂泥橇文化體驗區,小朋友們親手體驗制作泥橇,一旁的文創攤位也人氣十足,以泥橇為主題的手工藝品創意滿滿,吸引不少市民群眾圍觀購買。
在農特產集市與鄉風文明宣傳區,新鮮採摘的瓜果蔬菜、現炸的海蠣餅、手工制作的傳統糕點等農特產琳琅滿目,香氣扑鼻。不少游客一邊品嘗地道風味,一邊挑選心儀特產,准備帶回去與親友分享。
現場還有瓜果套圈、鄉風文明轉盤等趣味游戲攤位,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參與游戲。
市民游客逛“村集”
“以前只是聽說過泥橇,但從沒真正了解過。”從羅源前來游玩的陳女士表示,“今天的活動讓我對灘涂泥橇有了更直觀的認識,還買到了很多新鮮的農產品,特別開心,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這樣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
本次活動在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連江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下,由中共連江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縣農業農村局、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馬鼻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主辦,馬鼻鎮玉井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承辦,共青團連江縣委員會、連江縣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協辦。活動以“海田村橇 禮潤鄉風”為主題,通過泥橇這一文化IP融合農事競賽、非遺體驗、文明宣傳於一體,打造了一場接地氣、聚人氣、揚正氣的鄉村文化盛宴,讓文明鄉風真正“橇”進百姓心裡,讓大家共同感受文明鄉風、和美鄉村的新氣象。(文/林巧倩 圖/林巧倩 林雨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