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多方合力積極推動《廈門經濟特區個人破產保護條例》落地實施

2025年09月24日10:0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廈門9月24日電 23日,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廈門經濟特區個人破產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座談會,回顧《條例》立法過程,交流經驗做法,凝聚廣泛共識,全力推動《條例》貫徹實施,助力廈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

今年8月26日,廈門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條例》,並將於今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悉,《條例》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探索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后的首部地方立法,是廈門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重要成果之一——作為自1994年廈門獲得經濟特區立法權以來,涉及法律關系最為復雜、調整范圍最為廣泛、法規體量最大(共16章189條)的一部法規,《條例》率先將“保護”寫入法規名稱,探索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個人破產保護“廈門樣本”,為國家建立個人破產制度積累有益經驗,具有重要的改革意義和法治價值。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司法部立法二局相關領導,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領導以及《條例》專家起草組兩位主要專家學者出席座談會,充分肯定《條例》出台的重要意義和實踐價值、條例的創新亮點,並對《條例》的貫徹實施等提出指導意見。

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余乃鎏攝

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余乃鎏攝

“《條例》不僅是廈門市各界智慧的凝聚,也是全國各界特別是法律界人士智慧的結晶。”《條例》專家起草組組長、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原副部級專職委員杜萬華認為,《條例》的出台,體現了廈門敢於領風氣之先、敢於站在改革的潮頭,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確立的“探索建立個人破產保護制度”方面走在前。與此同時,《條例》出台只是“萬裡長征剛剛邁出了第一步”,在實施過程中,不僅要注重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包括債權人的債權、債務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等權利要予以徹底的保護”,還要加強破產保護法律文化建設,“用文化的力量來推動破產保護制度的實施”﹔此外,建議落實個人破產制度時要建立完整的破產法律保護體系,發揮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做好庭前和解等工作,同時穩健推進個人破產司法審判,豐富廈門個人破產司法實踐,為全國探路﹔加強管理人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建設,配合法院做好個人破產制度實施工作。

“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條例》專家起草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王欣新說,法律的實施准備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把法規文本轉化為切實的社會治理效果,要在《條例》實施前解決人員保障、機構設置、職能確定等,保障條例順利實施﹔要解決《條例》實施的制度配套,制定實施細則,清理可能和《條例》實施發生沖突的法規文件和制度性規定,爭取上級機關和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要開展《條例》內容和專項工作的全面培訓﹔要對《條例》實施做到動態調整、不斷優化,引入多元化評估主體和評估價值系統,定期評估《條例》實施情況並向社會公布,征求社會意見建議。

期間,廈門市人大法制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匯報了各自推進《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情況。廈門市工商聯、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市破產管理人協會相關負責人也圍繞條例實施重點關切問題作了發言,對《條例》的出台倍感振奮。

“作為一項具有深遠意義的社會性制度創新,《條例》實施影響面廣,涉及問題非常復雜。”廈門市人大法制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條例》以“全面保護、多元供給、科學高效、堅實保障”為核心,系統推出多項制度創新,為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國家層面建立個人破產制度提供先行性方案。接下來,市人大法制委將立足於自身職能,會同相關部門做好《條例》的宣傳解讀工作,開展全方位、全媒體的宣傳報道,為《條例》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將提前介入配套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做好備案審查,確保各項制度符合立法本意,保証《條例》所確定的制度安排能落地見效。

“《條例》即將正式實施,對廈門法院來說是重大考驗,也是重大機遇。”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謝開紅介紹,為推進《條例》順利實施,市中院已積極開展一系列前期准備工作,包括組建工作專班,圍繞《條例》需要進一步細化的內容制定配套制度﹔從過去5年受理的企業破產案件中,篩選一批適合案件作為《條例》實施后首批受理案件﹔積極推動構建個人破產事務府院協調機制,統籌解決《條例》實施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完善全流程、智能化的辦案系統等,積極向上級法院請示,為廈門開通全國法院“一張網”個人破產辦案模塊。此外,《條例》實施后,市中院還將繼續加強向上級法院的請示、匯報,重點解決《條例》效力范圍問題、裁判標准規范等問題﹔嚴格公正司法,全面提升個人破產審判能力,力爭審結一批在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個人破產典型案件﹔及時總結在《條例》實施過程中的有益做法、具體成效和不足問題,持續優化運行機制。

“本次立法的最大亮點就是將個人破產事務從審判機關剝離出來,由破產事務管理機構履行相關職責。”廈門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市委有關部署,個人破產行政管理事務擬由市司法局負責。目前該局已按《條例》有關規定,啟動機構設立和制度建設等前期准備工作,找准機構職責定位,擬定府院協調、咨詢輔導、援助資金管理等相關配套制度,並著力推進平台賦能,加快建設“廈門市個人破產信息平台”,在把信息的登記與管理、數據的匯聚與共享有機整合起來的同時,搭建破產申請人有效的申請和服務工作機制,使個人破產事務辦理得以高效便捷開展。

“《條例》出台順應了民營企業的發展要求,為民營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廈門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說,為推進《條例》的出台,市人大和市工商聯曾共同舉辦專場立法意見征集座談會,與會的民營企業家代表們殷切期待《條例》出台並對適用范圍、防范逃廢債、流程設計等表示關注。此次公布的《條例》正向回應了民營企業的關切,吸納了民營企業不少意見建議。《條例》突出“全面保護”的立法理念,既保護債務人對未來發展的預期,也保護債權人對債務人誠信、市場誠信的期待,“《條例》不僅是對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對誠信價值觀的弘揚,市工商聯將引導民營企業增強法治意識、誠信意識,共同推動《條例》的有效實施。”

“《條例》的出台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讓它真正落地生根、發揮效能。”廈門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說,《條例》的核心在於為“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特別是廣大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等經營主體,構建一個法治化、規范化的債務清理與退出機制,有效化解風險,讓符合條件的誠信經營者有機會通過法定程序有序退出市場、卸下包袱,甚至獲得重啟事業的可能,“這不僅是保護創業者、增強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也體現了法治的溫暖和社會的包容”,協會將著力協助把《條例》宣傳好、執行好,和社會各界一道共同努力推動《條例》落地見效,切實保護創業者權益、激發市場活力。

“《條例》出台后,我參加相關的破產實務研討活動,全國各地的管理人朋友都十分關注《條例》並給予了高度評價。”廈門市破產管理人協會相關負責人說,協會及全體會員將積極學習《條例》規定,努力提升專業能力,忠實執行職務,為《條例》的順利落地實施貢獻專業力量,為將廈門打造成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公平償債、誠信重生的制度高地和創新創業熱土盡一份責任。

“《條例》出台實施具有重大意義。”座談會上,廈門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國豪表示,《條例》的出台實施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廈門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支撐。這僅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確保各項制度落地見效。市人大系統、市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法院等要著力健全工作機制、強化評估監督、營造濃厚氛圍,全力推動《條例》全面有效實施﹔要持續提升立法質效,以《條例》出台實施為重要契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各類經營主體在廈門發展壯大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堅實的保障。(余乃鎏 肖鏵琳 林娜)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