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山海協奏 閩粵共治

福建詔安譜寫新時代“邊界之治”的平安答卷

2025年09月25日10:28 |
小字號

白露初過,詔安海域的晨霧裹著秋意,海面波光躍動,歸港的漁船星點散布其間。在這附近,閩粵兩地海洋與漁業執法人員聯合守護,構成了詔安、饒平合力構筑“平安邊界”的生動注腳。

閩粵之交,山海相擁。福建省詔安縣與廣東省饒平縣山水相連、人文相親,共同勾勒出一幅“一腳踏兩省,雞鳴聞兩地”的獨特地理畫卷。然而,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帶來了治理難題。隨著閩粵平安邊界建設持續推進,這一難題得以緩解,但詔安縣深化“邊界之治”的行動卻未曾止步。

近年來,詔安縣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刻把握省際邊界治理的復雜性與特殊性,以機制創新為筆,以科技賦能為墨,以民心相通為韻,精心描繪“聯防聯控、聯調聯處、聯創聯享”的平安邊界新圖景。

山海一體 聯防聯控織網

邊界平安,首在聯防。“過去各自為政造成的邊界管理盲區,是治安痛點、風險源點。隻有打破行政壁壘,方能實現真正的長治久安。”詔安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秉持“一盤棋”思維,詔安縣與饒平縣聯合共建“平安邊界”聯創機制,深化拓展“六聯”(治安聯防、矛盾聯調、警務聯動、問題聯治、平安聯創、信息聯通)工作內涵。

5月中旬,雲霄縣煙草專賣局、詔安縣煙草專賣局與饒平縣煙草專賣局執法人員在密切配合中,查獲一起跨省運輸假煙案件。這背后,正是詔安縣與饒平縣今年4月簽訂的煙草聯合監管機制發揮關鍵作用。

近年來,詔安縣與饒平縣定期召開縣際聯席會議,通過一次次面對面磋商,社區矯正協同監管機制、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城際協作體系、邊界“綠金聯盟”生態共保機制、閩粵涉煙犯罪信息實時共享平台等機制陸續誕生。同時,應急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動物保護、卷煙打假、鐵路護路等領域的處置合作也越發緊密,信息渠道被“一鍵打通”。

閩粵交界海域聯合開展聯勤巡航執法行動

閩粵交界海域聯合開展聯勤巡航執法行動

依托閩粵區域警務合作框架,以兩地公安局為指揮中樞,充分發揮雙方省際公安檢查站的“橋頭堡”作用,每周警情相互通報機制高效運轉。一個立體化的邊界治安防控體系日漸成熟:治安聯防嚴密部署,警情聯處無縫銜接,交通聯管井然有序,案件聯辦精准高效。當涉及跨省流竄犯罪時,兩地警力瞬間擰成一股繩,形成雷霆打擊合力。

除此之外,漫長的海岸線亦是邊界治理的重中之重。為此,詔安縣與饒平縣共同完善船舶安全管理制度,簽署具有實操性的聯勤協議,明確定期會商、信息共享、涉船案(事)件協同處置、聯合執法、案件線索順暢移交五項核心機制。多個涉海部門力量被整合起來,海上應急演練持續開展,有效震懾了海上違法犯罪活動,也錘煉了隊伍協同作戰能力﹔“清港清灣”行動常態化開展,岸線夜巡從未間斷,巡航執法與普法宣傳同步深入……

如今,曾經的治安風險點,正逐步轉化為群眾安心的“平安邊界”。

未雨綢繆 聯調聯處解紛

“治政之要在於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詔安縣聚焦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構建起預防、排查、化解的完整閉環,力求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交警大隊民警在深橋省際公安檢查站開展無人機巡邏

交警大隊民警在深橋省際公安檢查站開展無人機巡邏

如何將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精准、及時的信息感知與共享是前提。詔安縣將“科技賦能”作為提升邊界治理預警預判和精細管理能力的關鍵,在閩粵邊界重點區域織就了一張全方位、立體化的感知網絡——新建的聯勤檢查站配備的高清公共視頻如同“千裡眼”﹔無人機空中巡航賦予執法人員“高空視角”﹔海量視頻數據實現跨省實時共享與分析,為早期發現風險隱患、精准定位矛盾糾紛、快速固定調處証據提供支撐。

與此同時,一支完善的巡查隊伍已然成型——1個縣級隊伍統攬全局,4個沿海邊界鄉鎮成立專業應急分隊,27個沿海行政村都建立起不少於5人的岸巡小隊(即“1+4+27”組織架構)。智慧之網與人力之網在安全聯勤執法中深度融合,織就一張疏而不漏的立體預警防護網。

借著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東風,詔安縣充分發揮三級綜治中心資源效能,開展“千名網格員進萬家”活動,將治理觸角延伸至基層。

詔安縣秀篆鎮與饒平縣建饒鎮簽訂平安建設跨區域協作聯動合作協議

詔安縣秀篆鎮與饒平縣建饒鎮簽訂平安建設跨區域協作聯動合作協議

“以前邊界上的風吹草動,傳到縣裡就慢了。現在拿著手機,通過‘平安漳州e家’平台或者96111熱線,田間地頭發生任何異常情況,都可以拍照上傳、即時反饋,相關部門聯動處置,快得很!”網格員老陳對此深有體會。去年以來,依托網格化管理積累的精准大數據成果,常態化信息共享機制使得邊界地區重點人員、重點場所、特殊群體的管理和服務信息盡在掌握,“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體的立體巡防網不斷加固,死角盲區被逐一清除,為矛盾糾紛的精准排查和源頭預防提供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精准的信息感知是基礎,高效的聯動處置是關鍵。針對邊界地區多發、易發的山林邊界糾紛、土地權屬爭議、婚姻家庭矛盾、交通事故賠償等問題,詔安縣制定《“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工作管理辦法》,依托區域協作機制,實行定人包案,聯合閩粵邊界兩地綜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村民代表等基層力量集中會商、聯合調處,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一線、化解在萌芽狀態。

融合發展 聯創聯享激活

平安的根基,深植於發展與民心。詔安縣將平安邊界建設與區域協同發展、民生福祉改善、文化情感交融緊密相連,通過深化與饒平縣的全方位合作,推動兩地從“地理相近”邁向“發展相親”。

詔安縣搶抓重大戰略機遇,以推動中菲“兩國雙園”詔安片區、詔安港區萬噸級深水碼頭、漳汕高鐵詔安南站建設為契機,全面深化與粵東地區的經貿往來。兩地共同謀劃區域交通聯接,推動產業優勢互補,探索能源互利共享,致力於讓邊界經濟成為兩地縣域經濟圖譜上璀璨的特色板塊。

同時,詔安、饒平縣兩地讓群眾對便捷服務的渴求成為改革驅動力,推出“跨省通辦”聯席會議制度和“異地受理、屬地審批、就近取証”的政務服務互通模式。

詔安—饒平“跨省通辦”專窗

詔安—饒平“跨省通辦”專窗

“我在饒平打工,我媽在詔安,以前給她辦社保業務,我得兩頭折騰。現在有了‘跨省通辦’窗口,省心多了!”不久前,家住詔安縣橋東鎮的小張對該服務贊不絕口。

目前,首批涵蓋公安戶籍、不動產登記查詢、醫保社保關系轉移接續、交通運輸許可等高頻政務服務的139個事項已實現異地通辦。服務的藩籬被打破,兩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詔安縣還充分發揮“中國書畫藝術之鄉”的文化優勢,召開兩地推動閩粵文化文創合作工作會,為兩地文化交流“搭台唱戲”,將兩地民眾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福文化·創工坊”文創集市

“福文化·創工坊”文創集市

詔安“邊界之治”的探索與實踐,正繪就閩粵邊界的平安新圖景。“我們將持續深化閩粵協作,不斷拓展‘山海聯防、閩粵共治’的內涵與外延,讓這條邊界線真正成為一條發展線、幸福線、平安線。”詔安縣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如是說。(文/圖 洪凌霄 張婷)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