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龍岩:用好用活資源  推進紅色美麗村庄建設

2025年09月27日09:36 |
小字號

龍岩市依托紅色資源多、黨史事件多、革命先輩多的優勢,強化政策統籌和資源整合,扎實推進紅色美麗村庄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動能。

黨建引領 筑牢治理根基

實施“頭雁”工程,綜合運用視頻教學、業務指導、擂台比武等方式,對紅色村庄黨組織書記及班子成員開展全員輪訓,有效提升村“兩委”班子履職能力。

結合紅色村庄發展需要,選派29名駐村第一書記、聘任10名鄉村振興特派員到村工作,指導各村依托閩西特委機關駐地等革命舊址,打造“紅土初心講堂”“休閑議事長廊”等涵蓋黨性教育、黨群議事等功能的黨建活動平台。

在“黨群共建紅色村”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保護崗等“微崗位”380個,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引導村民積極參與鄉村保護與基層治理工作。

深挖資源 建好紅色陣地

圍繞“古田會議豐碑、調查研究模范、萬裡長征起點、中央紅色交通線”四大紅色品牌,開發《村口五棵“英雄樹”》《她在烈火中永生》等20余部精品微黨課,選聘300余名“紅色村導游”和“紅色文化講解員”,系統規劃一批可看、可聽、可體驗的紅色教育陣地。

因地制宜指導各村庄講好“紅軍長征出發地”等紅色故事,組織開展“重走長征路”“重走毛主席調查路”等活動,吸引萬余名徒步愛好者沿紅軍古道前行,超3700名年輕黨員干部開展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調研教育。

拓寬路徑 激活內生動力

全面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由村黨組織牽頭成立土地流轉服務專業合作社,整合閑置土地發展花卉種植等特色產業,實現村財、村民雙增收。

深化村企聯建機制,推動紅色村與屬地國企合作,有效盤活紅色資源。

完善古田會議舊址、才溪鄉調查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周邊“四化”工程,開發“當一回紅軍戰士”“煮一頓紅軍飯”等文旅體驗項目,推動紅色教育與研學旅游融合發展。

截至目前,前四批36個紅色村共規劃實施項目241個,推動2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0萬元,11個村超過50萬元。(郭素嬌)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