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驗主導”到“數據驅動” “數字大腦”推動打葉復烤智能化升級
在整個煙草產業鏈上,打葉復烤是銜接卷煙工業與煙草農業的重要紐帶。長期以來,在打葉復烤環節工藝參數設置主要依賴人工經驗賦值——參數怎麼調、質量怎麼控,大多基於操作人員的長期實踐和主觀判斷,“事后追溯”更是耗時耗力。

生產現場通過監控系統便能監測煙葉加工情況。陳治龍攝
如何打破這種“經驗主導、結果追溯”的傳統困局?福建中煙龍岩金葉復烤公司(以下簡稱“金葉公司”)自主研發了一套覆蓋“產前—產中—產后”全流程的“數字大腦”系統——打葉復烤工藝質量動態管控技術,用數據庫尋優賦值替代人工經驗設參,真正實現了打葉復烤質量管控的智能化升級。
從“憑經驗”到“看數據”,系統自動推薦“最佳配方”
過去,車間操作人員用手摸、眼看,判斷煙葉的厚薄、水分、韌性等每批次牌號的煙葉原料物理特性,然后再憑經驗設置加工參數。
如今,金葉公司通過創新研發煙葉智能分型系統,建立了基於原料物理特性自動分型的產前工藝參數預測和評價技術,能科學檢測煙葉粘附力、穿透強度等5項關鍵力學“體質指標”,就像給煙葉做了一次全面體檢。
同時,搭建煙葉力學特性與打葉復烤核心工藝參數的關聯模型。採用聚類算法,明確不同煙葉耐加工性差異,精准量化煙葉物理特性,自動把煙葉分為三種“體質類型”,再匹配最優的加工參數,徹底告別“一刀切”和“憑經驗”,實現真正的“因型施控”。
從“事后查”到“實時管”,10秒一次“健康監測”
開發基於QI值的動態質量監控系統,設置“QI連續6點下降”等預警規則。生產過程中,系統就像一位“全天候健康管家”,每10秒就對實時集成的69個關鍵工藝參數進行一次“體檢”,生成動態質量指數(QI值)。一旦發現異常趨勢,1分鐘內就會發出預警,推送到操作終端。這就好比為生產線裝上了“心電圖”,一旦出現“心律不齊”,系統立馬“報警”,操作人員可第一時間干預,把質量問題扼殺在搖籃裡。
從“翻舊賬”到“秒溯源”,每箱煙葉都有“身份証”
此前一旦出現質量問題,追溯起來就像“大海撈針”,得一個個環節翻記錄。現在,以單箱(200kg)為最小追溯單元的智能追溯體系,覆蓋了具體箱號對應的從投料、潤葉到打葉、復烤的全環節信息,為每箱產品賦予唯一“數據身份証”,實現了質量問題快速定位、秒級追溯。
通過系統,任何一箱成品的質量問題都能在瞬間反向追溯至每一個加工環節,“哪一櫃、哪一時段、哪個參數出了問題”一目了然。基於質量追溯,所有數據還會沉澱為動態更新的“黃金參數庫”和“質量風險庫”,不斷優化后續生產,形成“問題定位-參數優化-控制升級”,形成“越用越聰明”的閉環管理。
金葉公司通過打造這套“數字大腦”,實現了打葉復烤從“經驗主導”到“數據驅動”的跨越。未來,將繼續升級這套“智能中樞”,深化質量大數據分析,持續提升原料品質保障水平,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的數字新動能。(徐國金 黃加旋 廖智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