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邵武:點石成金,山區裡崛起“黃金產業”

人民網記者林盈 蘭志飛
2025年10月09日11:1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牙膏、不粘鍋、麻醉劑、手機液晶屏、新能源電池有什麼共通點?

懂行的人會說,它們都用到了“氟”。

氟,是一種活躍的元素。生活中,許多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產品中都需要用到它。以氟化物為原料的化工材料可廣泛應用於電子、醫療、新能源、航天航空等諸多領域,有較高附加值,因此氟新材料也被稱為“黃金產業”。

在福建省邵武市,就有這樣一個氟新材料的“黃金產業園”。全球氟新材料前20強企業中,有5家在此落戶,21家上市公司選擇在這裡投資企業。名不見經傳的山區縣為何能成為“大廠”眼中的“香餑餑”?

從一塊礦石到一個園區

山區縣的崛起與當地盛產的螢石礦以及專業的產業規劃密切相關。

螢石是一種與稀土類似的世界級稀缺資源,邵武已探明的螢石儲量達750多萬噸,佔福建省的五分之一,且所產的螢石精粉雜質少、純度高,是發展高端氟新材料的理想材料。

資源並不是“萬能鑰匙”,一個跨越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布局才是其高明之處。這盤“大棋”,邵武下了近20年。

金塘工業園一隅。鄧賢龍攝

金塘工業園一隅。鄧賢龍攝

“邵武是福建‘小三線’工業基地,很早就有一批生產氫氟酸、螢石精粉的企業。”邵武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洪德興說。

產業發展,需得規劃先行。邵武當地很早就認識到,“野蠻生長”難成氣候,“攥指成拳”才能謀長遠發展。

於是,2005年,在時任邵武市副市長廖俊波的推動下,金塘工業園成立。洪德興介紹,作為福建首批標准化建設示范試點園區,金塘園區在建設之初就邀請權威“國家隊”為園區編制上位規劃,明確產業的發展定位。

定位明確、規劃明晰后,又恰逢政策利好——氟化工被列入我國“十二五”規劃專項。自此,搭上政策東風,邵武氟新材料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有技術、有工人、有基地、有政策,天時地利人和,讓邵武‘搶’到了產業布局的先機。”洪德興說。

盡管有“先天優勢”,但對於當時缺乏便利交通和規模化產業鏈的邵武而言,“引鳳入山”是個大難題。

如何破題?這個階段,邵武沉住氣修煉起“內功”:配套水電路訊、應急救援中心、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廠等“硬件”基建﹔建成園區安環一體化的“智慧大腦”,實現產線從原料使用到廢物排放、成品出廠“全局掌握”﹔建立了“鏈長+鏈主+專班”工作機制,實現項目“交地即頒証”“交地即開工”……

“變化最大的是2018年到2021年這段時間,隨著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政策儲備日益充足,園區煥然一新,很多企業因此選擇來我們這辦廠。”洪德興說。

如今,在閩北山區“拔地而起”的金塘工業園已成為國家綠色示范化工園區試點、國家清潔生產示范點,還是福建首個國家智慧化工園區。

從按“噸”賣到以“克”售

園區布局日趨完備,完成了“從無到有”的積累,邵武開始了以“鏈式思維”重構產業格局的新階段,走向“從有到優”的蛻變。

“氟化工分為無機氟化工和有機氟化工,真正有高附加值的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單體及含氟聚合物。越往下游,工藝越復雜,賣得越貴。”洪德興科普道,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邵武只能生產氫氟酸這類無機氟化物,投入大,收益卻不盡如人意,“后來我們就轉變招商思路,一定要找能做高附加值的大企業。”

“十三五”期間,邵武瞄准氟聚合物、氟代烴等高附加值領域,“一把手”帶隊,“上門引進”了一批鏈主企業,填補當地氟新材料產業鏈關鍵環節空白。上海三愛富、深圳新宙邦、浙江永和……一家家業內“重量級”企業先后落地投產,並帶來了一連串下游企業。

“我們當時來邵武就是看中園區成熟的配套和服務。還有多家相關聯的上下游企業合作伙伴,產品在園區內就能快速流通。”福建科潤世紀氫能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大偉回憶道。以商招商,來自企業“朋友圈”的現身說法最有說服力。在金塘,不少企業互為上下游,有的還互為股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作緊密。

綠色、環保、高附加值……越來越長的產業鏈,讓小小的邵武漸漸形成了氟新材料的產業集群“虹吸”效應。同時,邵武也加強了“科技蓄水池”的補給。

福建海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檢測。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福建海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檢測。人民網記者 蘭志飛攝

邀請付賢智、田禾等7位院士組成高質量發展顧問團,定期為園區發展“把脈問診”﹔成立省級氟新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讓清華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嘉庚實驗室等高校院所成為企業們的“外置大腦”﹔建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人才辦+人才專班+人才發展服務中心”的四級人才工作架構,讓企業與人才更好互通……

“我們和廈門嘉庚實驗室、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合作,實現芯片半導體高端產品落地。現在,我們已經有180項自主知識產權,參與了5項國家標准和1項行業標准的起草工作。”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羅偉棻介紹,得益於科技突破,企業的氟精細產品不僅暢銷國內,更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無獨有偶,福建科潤世紀氫能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全氟磺酸樹脂(膜),福建福豆新材料有限公司制造的電子級溴化氫和乙烯,永庚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含氟蝕刻劑、清洗液和抗反射涂層等等。幾年間,邵武氟新材料產業喜訊連連,越來越多高科技、高附加值新材料產品實現技術突破,領跑業界。

“技術往高端、產品向終端,我們正在實現產品從按‘噸’賣到按‘斤’賣再到按‘克’賣。”福建遠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承輝說。

2023年,邵武氟新材料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024年,邵武氟新材料產值達135億元。

走進園區,一間間忙碌的實驗室、一條條日以繼夜生產的流水線,展現著邵武氟新材料的欣欣向榮。從手機芯片、電腦液晶屏,到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閩北山區縣走出去的“氟”早已深入我們生活,還將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