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翔安區:“兩個三”推進基層司法所規范化建設
近年來,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多措並舉,堅持“三個到位”、凝練“三個特色”,在硬件建設、人員力量等薄弱環節聚力攻堅,破解難題,全力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全面帶動司法行政工作整體提升,以此彰顯基層司法行政“小窗口”,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的重要作用。
堅持“三個到位”,高標准實現規范化目標
人員配備到位。通過公開招考、內部統籌等多種方式,選齊配強隊伍,堅持向基層一線傾斜力量。2021年來翔安區司法局通過公開招考或調入12名公務員,其中有9名被安排到司法所一線任職。現任司法所所長或負責人中,有6人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大膽選用年輕干部擔任負責人,在實踐中鍛煉年輕干部能力,內厝司法所、新圩司法所負責人均為近兩年新錄用的公務員,司法所負責人中80后、90后佔比為88.89%,司法所干部梯隊年輕化、專業化優勢進一步凸顯。
硬件配備到位。各司法所均擁有獨立辦公用房,內厝、大嶝、新圩三個司法所擁有獨立辦公樓。其中,新圩司法所業務用房面積達610多平方米,花費近130萬元進行改造,功能設置齊全完善,是我區規范化司法所建設的典范。近三年來,翔安區司法局累計投入司法所建設經費376萬元,在2023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民安、金海、鳳翔、香山等四個司法所的基礎上,2024年又重新擇址促成馬巷、鳳翔司法所辦公場所遷移改善,共計新增辦公面積1073平方米,目前全區9個司法所辦公面積共計3208平方米,所均辦公面積達到356平方米。
業務規范到位。各司法所結合工作實際,將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普法宣傳等各項業務工作進一步細化,規范首問責任制度、廉潔自律制度,確保責任分工明確到人,任務流程明確到日,做到司法所工作人員各司其職、有的放矢,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局機關業務科室根據職責分工,加強業務指導和督查,不斷提高司法所業務規范化水平。翔安區司法局還通過定期開展“悅分享·悅成長”主題演講,社區矯正知識競賽等活動,激勵司法所工作人員主動學習業務知識,提升業務素質。
凝練“三個特色”,高質量提供公共法律服務
打造“一所一品牌”特色亮點。各司法所立足轄區實際,突出轄區特色,更好總結和提煉來自基層一線的好經驗、好做法,打造司法所獨有的服務品牌。閩南茶文化歷史悠久,馬巷司法所結合茶文化打造獨具特色的茶調室,深受群眾好評﹔大嶝司法所結合新機場建設,打造“空港法治明燈(嶝)”法治服務品牌﹔新圩司法所積極探索科技賦能法治宣傳的創新實踐,“法潤新圩”智慧普法直播間﹔民安司法所為轄區內3000余家企業,打造“法潤企航”特色品牌﹔鳳翔司法所將林希元“謙和禮”精髓深度融入城鄉基層治理實踐,打造“希元和諧坊”調解品牌。
創新實施重大項目“伴隨保障”。針對翔安正處於大開發、大建設關鍵時期,利益主體多元、矛盾糾紛多樣、調解難度大的實際,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督促各司法所立足自身,加強人民調解實踐創新,主動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司法所持續以法律服務團隊“伴隨保障”的模式,助力各重點征拆項目順利攻堅。全區大多數的非正常死亡、涉征拆、宅基地糾紛等案件,均由基層司法所充分利用地方資源,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決在一線。正是因為各鎮街充分肯定司法所在服務中心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突出表現,才在新所建設、舊所遷址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和投入。
實施司法所“下樓近民”工程。更貼民心,更近民意,通過不斷置換司法所辦公場所,逐步實施司法所“下樓近民”工程。馬巷司法所於2024年整體入駐街道綜治中心,由原來的四樓搬遷到一樓,更加便於群眾上門辦事,2023年新啟用的金海、鳳翔、民安、香山四個司法所,辦公場所更是設立在沿街一樓。至此,翔安區已有8個司法所“敞開大門”直面群眾提供公共法律服務。同時,翔安區司法局仍在積極謀劃,爭取新店司法所早日遷入更加便利的辦公場所。(廈門市翔安區司法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