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通過驗收!福建連江實現龍須菜“就地度夏”

2025年10月14日14:58 |
小字號

10月12日,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組織專家前往福州市連江縣安凱鄉奇達村海域對 “龍須菜新品系度夏苗種擴繁制種”任務指標進行階段性現場驗收。經過隨機取樣,研究人員對龍須菜藻體長度、鮮重及生長狀態等情況進行觀察、測量、記錄。

專家對龍須菜新品系LN-13進行驗收

專家對龍須菜新品系LN-13進行驗收

“這是個重大突破!”汕頭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陳偉洲難掩喜悅,“龍須菜新品系LN-13在連江奇達海區表現出良好的適應性,其分枝繁密、無脫苗,藻體整潔光滑,未出現病爛現象,基本達到預期目標。”經現場察看和質詢討論,專家一致表示,此次龍須菜新品系在連江奇達海區進行度夏擴繁,成功實現了福建本地度夏及規模化擴繁制種。

與老品種相比,龍須菜新品系LN-13耐高溫性更強

與老品種相比,龍須菜新品系LN-13耐高溫性更強

據了解,龍須菜新品系LN-13由中國海洋大學團隊聯合省水產研究所與連江縣振海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共同培育。與老品種相比,該品系耐高溫性強,長速快、產量高、不易脫苗。

如何讓龍須菜在福建“安心度夏”?“良種”與“良法”缺一不可。項目團隊建立的龍須菜“度夏養殖新模式”,通過科學選擇養殖海域、調節養殖水層、增設控溫控光設施等方法,為苗種成功度夏提供了技術支撐,創建了龍須菜在南方海區全年化擴繁制種的新生產范式。

專家對龍須菜新品系LN-13進行驗收

專家對龍須菜新品系LN-13進行驗收

龍須菜是重要的經濟海藻,也是鮑魚最愛的“口糧”。作為中國鮑魚之鄉,連江每年夏季需要大量龍須菜,但由於其生長對水溫要求苛刻,通常超過26℃就難以生存,而福建夏季海域水溫偏高,導致本地龍須菜難以安全度夏,鮑魚“口糧”嚴重短缺。

“以往我們依賴北方苗種,這一模式不僅運輸成本高、耗時長,還會導致苗種活力下降、損耗增加。”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站長、高級工程師王為剛表示,如今LN-13“良種”與本地化“良法”結合,讓龍須菜在6月至9月的高溫期也能在福建海域安心生長,從而實現了全年不間斷的本地化養殖,顯著降低了養殖成本,保障鮑魚養殖的餌料供應與效益。

龍須菜新品系LN-13在連江海區的成功擴繁填補了福建夏季龍須菜養殖空白期,實現了本地化全年制種與穩定供種,有力促進鮑藻養殖產業協同提質增效。(文/吳丹 圖/吳丹 陳媚靈)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