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廈門:守護生態顏值  服務城市建設

2025年10月15日10:24 | 來源:廈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守護生態顏值 服務城市建設

廈門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圖為五緣灣美景。記者 黃嶸攝

廈門市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圖為五緣灣美景。記者 黃嶸攝

我市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圖為筼筜湖片區城市景觀。記者 王火炎攝

廈門市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圖為筼筜湖片區城市景觀。記者 王火炎攝

  金秋十月,廈門依舊綠意扑面,山海城景皆入畫。

  去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指出,要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加強重點領域、重點流域、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擴大生態環境容量。

  牢記囑托、接續奮斗。一年來,廈門市生態環境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拓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廈門實踐”,深入開展減污降碳、改革創新、服務發展、鐵軍建設“四個對標年”活動,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樣板城市,努力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

  作出示范

  加快建設美麗中國樣板城市

  翻開2024年“生態成績單”,全市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和近岸海域水質均創歷史最好水平,“高顏值”再次刷新。

  看天空,精准、科學、依法治污持續深入。廈門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全國排名第三、優級率70.8%,均為歷史最佳。

  看河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首次實現100%,坂頭—石兜水庫、汀溪水庫水質類別首次雙雙提升為Ⅱ類,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優質水比例提升至50%。

  看海洋,近岸海域國省控點位優良水質面積比91.7%、點位比95.5%,同比分別提升7.5個百分點和9.1個百分點。海漂垃圾分布密度51.06平方米/千米,保持全省最好水平……

  今年來,廈門市穩扎穩打,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力守藍天,印發實施《2025年度廈門市藍天工程行動計劃》,開展三輪“守護藍天百日攻堅”,PM2.5濃度為歷史最低﹔全力護碧水,推進東西溪流域水環境質量提升“兩化三單”工程措施,開展兩輪入河排污口檢查監測,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優質水比例提升至66.7%﹔全力促碧海,推進廈門西海域等重點海域綜合治理,完成廈門入海主要污染物源清單構建及西海域控污減排潛力分析,入海排放口監測達標率100%﹔全力保淨土,強化建設用地污染風險管控,“無廢城市”建設工作復核得分排名全省前列。

  今年來,廈門市完成1個三星級低碳社區和1個三星級低碳園區建設,火炬高技術產業園區入選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市生態環境局編制2個地方標准,聯合市發改委等部門發布全省首批3個碳普惠方法學,讓綠色發展的脈絡不斷延伸。

  奮勇爭先

  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生態優勢是福建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生態文明建設應當是福建最花力氣的建設。幾個月前,全省2024年度黨政領導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考評結果出爐,廈門成績排名全省第一,已連續五年拔得頭籌。

  近年來,廈門市持續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用汗水澆灌出累累碩果——筼筜湖美麗河湖建設入選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踐案例庫,東南部海域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入選第六批全國干部學習培訓教材,軍營村“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等兩個案例入選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案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全覆蓋、入海排放口整治、低值廢棄物回收利用等7項經驗做法在全國推廣﹔繼廈門東南部海域、同安灣獲評國家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后,大嶝海域、西海域榮膺省級美麗海灣優秀案例,廈門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域美麗海灣﹔去年10月,廈門市再添國際生態新名片,榮獲“生物多樣性魅力城市”稱號,並入選“自然城市”平台……

  “今年,我們印發實施2025年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清單,按照‘一改革一方案’,推進40項改革任務落地。”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6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文明建設“廈門實踐”第二批推廣應用事項和指導支持事項,廈門市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等5項經驗做法向全國推廣。

  同時,廈門市新能源電池行業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試點項目入選第三批國家新污染物治理試點項目清單。在全國副省級城市首個發布環境空氣質量健康指數(AQHI),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環境健康管理探索了新路徑、提供了新樣本。

  闖出新路

  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廈門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廈門市引進的重大項目。企業相關負責人左寅瑩根本沒想到,這樣一個投資額度大、生產工藝復雜的項目,僅在一天內,就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系統”完成智能審核,並自動生成環評批文。“這為我們企業減少了半年以上的前期工作時間,同時至少節省費用50萬元。”左寅瑩說。

  不斷拓展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發展“高素質”的路徑,推動生態“優等生”邁向更高層次。

  今年來,市生態環境局深化落實嚴管優服,出台18條生態環境領域助力高質量發展措施,首創包容審慎監管執法清單、行政檢查“無事不擾”事項清單和監督執法正面清單“三單”聯動機制,進一步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不予處罰事項從37項增加到50項,目前已對廈門市符合條件的28家企業輕微不予處罰、首違不罰或減輕處罰,減免數額177萬余元。

  持續做好項目保障,市生態環境局圍繞綜合改革試點任務,探索生態環境准入集成改革,全面釋放改革紅利。去年10月以來,獲益企業數達到650家次,節省費用超過7800萬元。同時,積極發揮專班作用,全力保障翔安港區1#-5#泊位碼頭等省市重點重大項目環評審批,保障廈金大橋等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我省首例政府原價回購排污權案例,儲備排污權保障146個項目,共為企業節省資金591萬元。(記者 許曉婷 通訊員 賴子煜)

(責編:陳楚楚、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