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華安秋茶香
秋意濃,秋茶香。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萬畝茶園迎來了最美的季節。層層疊疊的茶山青翠欲滴,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茶香。

華安縣茶山一角。楊小鋒攝
近年來,華安縣以“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為目標,全力推動茶產業提質增效,形成了中高端茶葉與新式茶飲雙線並行的發展格局。
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達10.5萬畝,年加工毛茶2.49萬噸,茶產業從業人員2.6萬人,全產業鏈年綜合產值突破40億元。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后,是華安縣持續推進茶產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
匠心制茶 品質為先
秋天是制茶的好時節,這一季的茶被人稱為“秋香”。又到寒露時節,更是華安縣的茶人忙碌的時候。
連日來,老茶人林菁艷忙著各山場跑物色心儀的“秋香”。“沒有一泡最好的茶,隻有一泡更好的茶。”這是她多年來堅持的制茶理念。今年,她推出的一款融合當地歷史文化元素的茶葉,備受市場青睞。
面對茶葉市場的起伏,林菁艷始終堅持中高端路線。“這是在當前茶葉市場中立足並贏得認可的關鍵。做茶一定要做良心,我們堅持高山生態茶園管理,執行‘三月一芽’的採摘標准。”林菁艷介紹,從原料篩選到成品出廠,她的茶企全程嚴格把控,任何影響品質的做法均不予考慮。
技術積累是林菁艷制茶的另一法寶。通過建立不同溫度對應香型的數據模型,她逐步摸索出可控的濃香、清香等工藝路徑,實現客戶需求導向的定制化生產。
“源頭管控決定茶葉本質。”在林菁艷看來,茶樹生長環境對內含物質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再高超工藝也無法彌補劣質原料的缺陷。
正是像林菁艷這樣,華安縣眾多茶人憑著匠心,有效助推著該縣的茶葉提升品質實力。
政策引領 科技賦能
近年來,華安縣堅持實施“興茶富民”發展戰略,將茶產業列入鄉村振興主導產業。該縣出台《華安縣茶產業提質增效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統籌縣財政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等15個部門協同發力,協調解決企業融資難、認証難等問題。2024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專項扶持資金6500萬元,發放貸款12億元,解決企業訴求50余件。
在科技賦能方面,華安縣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深化與福建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動數字茶園建設。全縣已建成省級茶業技術示范基地3個,智能監測體系、植保無人機等新裝備廣泛應用。
華安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表示,該縣推進“茶園氣象監測設備+可視化管理系統+水肥一體化自動灌溉+茶園虫情測報系統”智能監測體系,以及植保無人機等新裝備新技術在茶園生產管理中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茶產業的現代化水平。
雙線並行 轉型升級
面對多元化市場需求,華安縣茶產業形成了獨特的發展路徑——中高端茶葉與新式茶飲原料同步發展。在高端市場,茶企堅持傳統工藝創新,在提升生產效率的同時,堅守傳統搖青工藝,實現“傳統與科技的平衡”。
“我們採取‘兩條腿走路’策略,既生產高端收藏茶,也供應新式茶飲原料。”華安縣茶企龍贊茶業負責人蔣林森表示,企業日產能峰值從1000多斤提升至最高1.7萬斤,人力成本降低30%,但在關鍵的攤青、搖青環節,仍使用竹制搖青篩,由資深茶師把控茶葉碰撞的力度與頻率。
在新式茶飲賽道,華安縣已建成11家新式茶飲原料加工企業、在建6家,年產量可達1.8萬噸以上,與“農夫山泉”“霸王茶姬”等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總投資1.1億元的華安硯茶春茶商旅創業園項目預計今年12月建成投產,每年產能可達5000噸,將與1600多戶茶農建立合作關系。
新式茶飲為華安縣茶業開辟了重要通路。傳統鐵觀音市場萎縮的背景下,春茶因品質優異性有其獨特優勢,而夏茶也能憑借價格優勢進入新式茶飲企業的產品線,這種雙線布局既保障了春茶的高端價值,又盤活了夏茶資源。
茶旅融合 振興鄉村
秋日的華安縣,茶山疊翠,游人如織。在世界文化遺產大地土樓群旁,一片片生態茶園與古朴的土樓相映成趣,游客們在茶農的指導下體驗秋茶採摘。這正是華安縣推動茶旅融合發展的生動縮影。
“紅色茶鄉之旅”線路今年已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這條線路將土樓群、生態茶園與茶文化體驗點有機串聯,游客不僅可以欣賞茶山風光,還能體驗採茶制茶、品嘗茶膳、入住茶主題民宿,全方位感受華安縣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華安縣仙都鎮,鄉村振興傳習所成為茶旅融合的“孵化器”。這裡定期舉辦制茶體驗、茶藝培訓等活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游客來了,不僅能買茶,還能體驗制茶過程,了解茶文化。”當地一位茶企負責人認為,這種深度體驗式旅游大大提升了茶葉的附加值。
今年8月,華安縣與泉州安溪縣攜手推出的“閩南烏龍茶鄉之旅”,進一步打破了區域界限。游客沿著這條線路,可以領略不同地區的茶文化特色,體驗“一路品多方茶”的獨特旅行。
隨著秋茶大量上市,華安縣的茶旅融合正迎來嶄新機遇。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茶產業與旅游業深度攜手,共同譜寫鄉村振興的動人篇章,讓傳統茶鄉煥發出全新生機。
茶產業已成為華安縣富民強縣的重要支柱。從匠心堅守到政策引領,從科技賦能到雙線並行,華安縣在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蘇海森 陳蕾 黃建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