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黨建聚力助發展 涼水河畔謀新篇——第二屆涼水河論壇舉辦

2025年10月22日10:23 | 來源:人民網-北京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黨建聚力助發展 涼水河畔謀新篇——第二屆涼水河論壇舉辦

2025年10月21日,以“黨建聚力 助推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涼水河論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黨校舉辦。論壇聚焦非公企業黨建,搭建交流對話平台,推出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實踐工作成效,旨在為鞏固提升首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質效、促進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全國黨建研究會副會長、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一春,北京市委副書記游鈞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涼水河論壇,是由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會、中共北京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共同發起創辦的首都非公企業黨建交流平台。本屆論壇由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會、北京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主辦,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的建設研究會、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北京市委經濟技術開發區“兩新”工委承辦,人民網提供支持。

第二屆涼水河論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黨校舉辦。

論壇首先播放了北京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綜述視頻,生動展現了近年來首都非公企業黨建跨越式發展的實踐探索與豐碩成果。

曾一春致辭。

全國黨建研究會副會長、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曾一春在致辭中代表全國黨建研究會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強非公企業黨建是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凝聚發展合力的重要舉措。本屆論壇主題鮮明、意義重大,必將為提升首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質效,助推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他強調,加強非公企業黨建是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要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為非公經濟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注入強勁“紅色動能”。

游鈞致辭。

北京市委副書記游鈞代表北京市委對論壇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非公企業是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加強非公企業黨建是關系首都發展全局的重大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北京市委市政府始終將非公企業黨建擺在突出位置,著力破解組織覆蓋難、活動開展難、作用發揮難等問題,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不斷轉化為了發展優勢、競爭優勢。他強調,新時代新征程,要進一步突出政治引領、夯實組織基礎、賦能創新發展、強化服務保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北京篇章貢獻力量。

孔磊致辭。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孔磊代表主辦方致辭,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回顧了經開區與非公經濟同生共長、發展壯大的歷程。他指出,經開區正在奮力打造新質生產力典范區,加強非公黨建是激發市場活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他詳細介紹了經開區在織密組織體系、賦能企業發展、促進融合發展等方面的創新探索,如打造“亦企服務港”、成立行業黨委等,並表示未來將在提高站位、擴面提質、聚勢賦能三個方面持續發力,走出新興領域黨建工作的“亦庄路徑”。

論壇發布理論研究成果。

論壇現場發布了“2025年北京市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強、發展強’典型案例”,展示了一批將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優秀企業實踐。這些鮮活的案例,既是當前首都非公黨建的“標杆”,也是未來更多企業學習的“范本”。

論壇還發布了理論研究成果。今年5月以來,北京市黨的建設研究會聚焦“提高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質量”,面向非公企業以及市、區、街鄉三級,組織開展課題研究,深化規律性認識,形成了30篇階段性研究成果,並將其結集成冊。北京市委前線雜志社社長李森表示,在首都理論界,聚焦新興領域黨建,這是第一次組織開展這樣多層次、大范圍的“同題共答”。本次發布的理論研究成果有4個突出特點:原創性、代表性、堅持問題導向、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些研究都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立足北京工作實際,既有對實踐經驗的理論提升,也有對創造性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深入思考。

唐行安發布倡議書。

會上,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部長、市委“兩新”工委書記唐行安發布了《堅持黨建引領 促進全市非公有制企業高質量發展倡議書》,號召全市非公企業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堅定理想信念,爭做愛黨愛國的忠誠捍衛者﹔勇立時代潮頭,爭做企業發展的先鋒引領者﹔恪守法治信仰,爭做誠信經營的模范篤行者﹔扛起社會責任,爭做回饋社會的主動奉獻者。

在主題演講環節,多位來自學界、企業和地區的代表分享了精彩觀點與實踐經驗。

李忠杰作主題演講。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非公有制企業黨建》雜志總編輯丁曉琴從宏觀理論、政策解讀和媒體視角,深入闡述了加強非公黨建的時代意義、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

企業層面的分享尤為引人注目。小米集團黨委常務副書記施艷以“黨建賦能 科技向善”為題,介紹了小米探索的“四心工作法”和“米福星”黨建品牌,如何用年輕人的方式讓黨建“熱”起來,融入管理讓組織“強”起來,賦能創新讓發展“活”起來,傳遞溫度讓服務“實”起來,展現了黨建與科技企業發展的同頻共振。

美團黨委書記陳榮凱聚焦“堅持黨建引領 履行社會責任”,分享了美團在提升“兩個覆蓋”質效、優化算法規則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打造騎手友好生態等方面的努力,展示了美團推動平台多元共治、促進騎手社會融入,將黨建工作延伸到業務神經末梢,切實提升騎手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經驗成效。

基層實踐同樣亮點紛呈。經開區“亦企服務港”通明湖港黨委書記文晶以鮮活的案例,講述了“亦企服務港”在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新業態落地、破解中小微企業訴求“最后一公裡”難題等方面的成果,展現了園區黨支部以黨建賦能企業高發展的活力與擔當。

朝陽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任超系統介紹了朝陽區通過實施“育林領航”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構建遞進式任務體系、“四類服務包”政策體系、全方位工作推進體系和立體化資源保障體系,循序漸進推動非公黨建提質增效、服務區域發展大局的實踐探索。

下午,北京市委社會工作部、經開區工委組織人事部、海澱區委組織部、市委互聯網企業工委同時舉辦四個平行分論壇。分論壇分別以“強基”“融合”“創新”“提升”為主題,聚焦“健全非公有制企業組織體系、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相融合、民營科技創新型企業黨建工作路徑探索、互聯網企業黨建”等熱點議題,開展了深入研討交流。

分論壇現場。

用“黨建紅”賦能“創新藍”,以“黨建強”助推“發展強”。第二屆涼水河論壇作為非公黨建領域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一次盛會,不僅集中展現了北京市探索新興領域黨建的前沿思考與鮮活實踐,更以思想碰撞凝聚發展共識,為全面提升首都非公黨建工作質效、激活非公經濟創新動能、賦能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理論支撐、營造了良好氛圍。

(責編:江葦杭、吳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