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调研“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建设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走进德化

人民网记者 林盈
2023年08月08日09:0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资源向城镇集中带来了人口与产业的转移,不少地区出现人口空巢化、资源闲置化、产业空洞化为主要特征的“空心村”。

被闲置的“空心村”该如何振兴?县城的“上限”又该如何突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也面临着这一发展瓶颈。

2022年,全国“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在考察德化“西北五镇”联建时提出了“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的发展设想,并建议联动周边四市六县推行“资源共享、人才互引、项目互通”的联建机制。为进一步促进各方交流合作,德化县正在筹备首届“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旨在推动政府、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等多方联动。

日前,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许维泽,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理事长叶木凯,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副理事长游祖勇等一行走进戴云山下的千年古县——德化县,调研当地“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建设筹备工作。

德化县春美乡十八格黄花菜种植基地。实习生 江嘉哲摄

德化县春美乡十八格黄花菜种植基地。实习生 江嘉哲摄

调研首日,调研组一行走进了德化县国宝驿站、春美乡十八格黄花菜种植基地、云龙谷露营基地、汤头乡春秋刺明珠葡萄酒庄园、芹峰淮山园,实地走访了解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当地正在进行的“西南五镇”跨镇联建有关工作,及农文旅精品线路建设情况。2022年,德化县“西北五镇”跨镇联建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德化县又划分了“西南五镇”“东部四镇”片区,旨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通过跨镇联建,一体化推进该县乡村振兴。

春秋刺明珠葡萄酒庄园中满山葡萄已经挂果。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春秋刺明珠葡萄酒庄园中满山葡萄已经挂果。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此番走访的西南五镇由国宝乡、赤水镇、美湖镇、大铭乡、春美乡组成,作为九仙山、云龙谷等知名景区,古街、民宿、观光园、露营基地等文旅产业基础较好。通过资源融合重组,现已形成1—2日精品旅游线路。当地脆嫩香甜的黄花菜、仙气缭绕的围炉煮冰、醇厚香浓的葡萄酒以及种类繁多的淮山产品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德化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不断探索形成“四个一”工程、一清二整三美化、爱心幸福城、“1+N”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一套具有德化特色的乡村振兴机制。通过协同协作、共建共享,德化正在形成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合力。

调研第二日的行程主要围绕产业融合与人才孵化方面展开,调研组实地走访了琨臻文创园、大学生三创园、阿嫲家油产业园、顺美生活馆等地,详细了解有关企业、园区的运行模式和发展情况,并为泉州工艺美院“德泊”旅游人才驿站揭牌。

在德化县大学生三创园里,一名学生正在创作陶瓷工艺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在德化县大学生三创园里,一名学生正在创作陶瓷工艺品。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在琨臻文创园,柴烧陶瓷艺术家李长春展示了散发着自然古拙之美的茶壶、茶杯、花瓶、雕塑。2020年,通过当地“人才港湾计划”,他作为专业产业人才入驻德化浔中镇“瓷谷仙境”陶瓷艺术村。在浔中镇目前已有几十家柴烧工作室在此落地。

在三创园大学生人才创作基地,一间间工作室里,创业大学生们将热情投注于指尖笔端,创造出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陶瓷工艺品。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德化有较为成熟的电商体系,青年创客们可在“三创园”中交流技艺和心得,并进行产品创制、销售。

这些是德化正在尝试构建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将各村镇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生态资源为基底、政策导向为牵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形成区域协同、跨区域联建的发展模式。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一行与德化县有关部门进行座谈。陈巧灵摄

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一行与德化县有关部门进行座谈。陈巧灵摄

调研座谈中,许维泽指出,在德化倡议构建“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正当其时,将是德化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许维泽强调,在建设“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并以此辐射带动周边美丽乡村建设中,环戴云山一带的有关市、县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在全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福建美丽乡村现场推进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进一步明确定位做什么,正确发力怎么做,以论坛为基点,通过农文旅+,融合文化创意、科技研发、体育休闲、健康养生、电子商务为支撑,撬动绿色经济产业发展。

叶木凯建议,在“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好德化“德泊”人才驿站的作用,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扩大宣传,打响“世界瓷都”的招牌,通过农文旅、体育休闲等服务业带动消费,通过消费带动农文旅和服务业发展。

福建省旅游协会自驾游专业委员会会长楚政结合自身经验,建议在德化打造自驾游助力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发展5A级自驾游营地,并提出一系列落地方案。

德化乡村振兴研究院秘书长裴锦泽提出要从人才、政策、科技、资金、文旅五个方面发力,跨出边界“破题”,抱团合作“解题”,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德化县委书记黄文捷表示,“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的提出对德化及周边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完善提升思路,结合德化县实际,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做好资源整合;要坚持项目带动,以项目为抓手,切实推动规划建设落地;要加强汇报调度,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梳理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工作方案,狠抓落实。

泉州市委副书记宿利南在调研结束时表示,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开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建设是德化对该经验的一次有益实践,要加强谋划、明确重点、大抓落实,要因地制宜推广运用,努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样板。“我们相信,建设‘环戴云山’绿色经济产业带将形成区域内生态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渠道畅通、项目建设互通的机制,打造精品文旅线路,推动区域经济共建共荣。”宿利南说。

泉州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会长王瑞强、德化县委副书记黄俊荣等市县领导参加调研。

(责编:陈楚楚、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