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临时港湾”筑暖途  困境儿童不“孤”行

2024年11月28日14:17 |
小字号

厦门市民政局聚焦困境儿童需求,创新关爱帮扶举措,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出台《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临时照料和公益关爱服务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公办社会福利机构作用,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提供临时照料和公益关爱服务,切实提高困境儿童服务保障水平,用心用情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拓展机构功能 探索临时照料服务新路径

门市社会福利中心。

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

依托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为厦门市户籍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无偿提供临时照料服务。

明确服务对象。上述对象因自身原因、家庭原因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陷入困境的,可按需申请入住该中心,由该中心提供临时照料服务,为监护人提供阶段性、喘息性服务。

明确服务内容。该中心参照集中养育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养育标准,无偿提供基础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及日常生活照料等临时照料服务。委托家庭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终止委托办理离院。临时照料期满,如需延长入住时间,可申请到中心集中养育。

明确保障措施。临时照料期间,儿童原监护人关系、学籍关系不变,原享受的基本生活、医疗、教育等儿童福利保障政策不变。委托家庭可随时将儿童接回及送入或到中心探访。

明确申办程序。上述对象如有临时照料服务需求,可向户籍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提交临时照料申请。存在困难的,可由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代为办理。如情况紧急可先入住中心,后补交相关材料。

满足群众需求 创新公益关爱服务新模式

公益关爱服务。

公益关爱服务。

依托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为厦门市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或实际抚养人、有收养意愿家庭等对象,无偿提供公益关爱服务。

开展教育实践服务。遵循儿童教育规律和生长发育特点,依托“厦门民政育苗教育实践基地”开展融合性教育实践活动,从空间布局、设施体验、文化感知、劳动教育、安全防范、游戏康复等方面帮助儿童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充分整合该中心内部资源,设置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室、音乐放松室、心理沙盘室、家庭辅导室、团体辅导室,同时汇聚链接全市心理服务资源和医疗卫生机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服务活动。

开展家庭护理指导。立足实际,贴近生活,针对儿童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掘该中心内部资源,开展各类家庭护理指导活动,提供家庭保健、特需儿童抚育、收养融合等专业指导。

实施定制+流动服务。该中心及时收集梳理各区民政部门反馈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服务需求,结合实际定制差异化服务方案,既上门提供巡回流动式关爱服务,亦在该中心集中开展各类关爱服务。

提升服务能力 焕发儿童福利队伍新活力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通过拓展机构功能,创新关爱服务,引导儿童福利工作者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增进业务知识、专业技能,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迸发干事创业新活力。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充分认识依托厦门市社会福利中心拓展服务,既有利于发挥市级公办社会福利机构的示范引领作用,也有利于发掘内部资源,更有利于提高困境儿童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关爱服务体系,是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细化工作措施,提升服务能力。该中心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完善保障措施,推进设施设备改造建设,加强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区分情况和类型,因人施策、按需帮扶,确保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和有效关爱。

汇聚各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该中心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储备建立康复护理、心理健康等领域专家型志愿者库,打造一支稳定专业的服务团队,鼓励和引进更多专业力量参与关爱服务,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帮助。

强化部门联动,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民政部门、镇(街)、村(居)及时了解掌握困境儿童家庭、监护、生活、就医、就学等情况,为细化完善关爱服务政策措施,实行精准关爱服务提供基础支持,加大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文/图 厦门市民政局)

(责编:陈楚楚、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