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主食、面膜……银耳产业的下一种可能性是什么?
人民网宁德12月6日电 (记者林盈)银耳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是传统滋补佳品。在古时因其稀有,曾有“一斤银耳百担粮”之说。如今,银耳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亲民”食品,这要“归功于”福建宁德的一座小县城——古田。
上世纪60年代,古田人开始使用段木栽培方式“驯化”银耳。经过三次技术革新,古田银耳产业崭露头角,也让这个山区小县“驶”上了致富快车道。如今,掌握银耳人工栽培核心技术的古田县,每年产出全国90%以上的银耳,入选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然而,产量的绝对优势在把银耳价格“打下来”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品质参差不齐、价格区间大、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让古田人意识到产业升级势在必行。银耳还能怎样“玩花样”?12月5日,在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一场以乡村振兴与银耳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座谈会就此展开。
活动现场。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关于银耳,“膳食养生”颇受关注。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学术带头人王彦刚从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中医角度举例,认为银耳营养成分丰富多元,也是传统中医滋养要药。就此,王彦刚提出可以关注银耳药用及养生价值,开发相关药用、美白、养生产品,更好发挥银耳附加价值。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健康科学指导中心主任李海燕认为,银耳是免疫调节、代谢改善、器官功能维护、美容抗衰优质食材,契合健康养生需求。银耳雪梨粥、银耳莲子百合汤、银耳拌黄瓜、银耳馅饼等多种菜谱可在丰富百姓餐桌的同时,发挥营养滋补、养生调理、疾病防治辅助等作用。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刘婷婷也给出了新思路:食用菌主食化。她认为,推动银耳等食用菌功能化、方便化、主食化,能有效推动实现食用菌普及。“目前我们已经在鲜食面、面包冷冻面团、多谷物米、打糕等食物中应用银耳。”刘婷婷表示,银耳主食化食品的开发有望突破现有市场瓶颈。
“银耳入药膳,发展食疗产业正当其时,大有可为。”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荆志伟表示,银耳是药食同源的食材,银耳百合羹、银耳莲子羹等药膳是百姓餐桌上的经典菜谱,很看好银耳药膳的开发和发展前景。
也有不少专家认为,银耳产业发展不仅要看到“食用”部分,基于银耳多糖等成分的开发或可成为产业升级的新着力点。
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科研转化副院长王闯分享了多种银耳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并从银耳提取物功效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展开分析。他提出,古田银耳从业者可以考虑在提取工艺创新、功能性研究深化、配方优化与配伍性研究、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等方面下功夫,把握发展脉搏,拓宽产业范围。
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副会长吴繁也关注到银耳在化妆品领域的潜力。“我们正在研发一种‘可以吃的抗皱面膜’,就是达到食品级的面膜,其中一个重要成分就是银耳多糖。”吴繁认为,银耳提取物在护肤美妆领域的表现令人惊喜,未来有望成为昂贵进口材料的“平替”,在美容化妆品行业发挥巨大作用。“尽管现在它还很小众,但我认为这正意味着有很大发展上升空间。”吴繁说。
世界食用菌生物学与产品学会主席谭琦建议,古田银耳产业要加强对科技应用和品牌建设的关注。她表示,通过银耳产业实现乡村振兴,就要注重培育壮大优势企业,重视“科技+资本+政策”对产业的作用,以及产业链延伸和精细化分工,加强品牌建设和科普宣传,让古田银耳价值更深入人心。
“要增加银耳产业的潜力和空间,需要与中医药、文化、旅游、美容、艺术等相结合,让更多企业加入进来,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这样产业前景才能更广阔,明天一定比今天更好。”中国食用菌协会会长高茂林总结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