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以一湖打造带动全域岸绿水清  古田县入选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全国典型案例

2025年01月07日14:55 |
小字号

近日,水利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典型案例汇编(2024)》出版,宁德河湖长制工作先进经验《古田县:多元共治,千年古县重现碧水泱泱》成功入选。

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毗邻省会福州,处敖江源头、闽江上游,辖8镇4乡2街道,面积238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3.2万。古田县林业、水果业发达,水电资源丰富,拥有全国第一个地下电站和闽东地区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是全国最早的库区大县。

1959年,古田人民为支持国家第一个五年重点工程“古田溪水电厂”建设而搬迁,古田溪水电厂的库区形成了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淡水湖——翠屏湖。翠屏湖属闽江水系,在古田溪支流上,发源于屏南县鹫峰山脉,由北向南注入闽江,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宽约12公里,总面积37.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6.4亿立方米,最高水位382米,流域涉及7个乡镇(街道),野生动植物种类达80余种。

前些年,当地开发建设强度加大,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乏力,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河、生活垃圾倾倒在湖边等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翠屏湖水质评级一度下降至Ⅳ类,曾经发生重度蓝藻水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古田县持续转变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河湖保护治理,大力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实现了河湖面貌的历史性转变。2022年,古田县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翠屏湖成功创建五钻级智慧景区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4年入选福建省第一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从千年“古”县到甲子“新”城,从“问题湖”到“幸福湖”,翠屏湖见证着古田县的历史变迁,也亲身经历着深化落实河湖长制以来的水生态嬗变。

翠屏湖

翠屏湖

重现碧水泱泱,古田县采取了哪些主要做法?

高位谋划科学管

优化河湖长制工作体系。古田县坚持全员发动、高标准配设,县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总河湖长,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担任县副总河湖长,15名县处级领导担任流域河湖长,举全县领导之力共同抓好河湖长制,聚力协调解决各流域各区域治水的重点难点问题;28名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勇挑乡镇河湖长重任,乡镇其他领导分别担任流域河湖长,合力织密河湖管理“责任网”,进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完善“月报季评”考核评价机制。古田县不仅河湖长体系设置规格高、人员多、力度大,对压实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也想了很多办法、探索了一系列举措,如加大基层河湖长考核评价,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评估,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从严约束各级河湖长履职,近年来对年度考核倒数三名的乡镇,由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分管副县长亲自约谈,督促及时落实整改、争取迎头赶上。

提升基层河湖专业管护能力。在原有河道专管员队伍基础上,引进社会化专业队伍,组建河湖物业化中心,配置20名无人机巡查员、7名区域队长,2023年累计无人机巡河里程6万多公里,实现巡河全程可视化、巡河动作标准化、人员管理集约化、过程资料台账化,确保全域700公里河道巡河工作高效、持续、稳定。

多元共治联合管

建立健全司法保护机制。立足破解基层水生态监管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相继制定出台《古田县环境资源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无缝衔接机制的意见》《关于开展司法精准助力“湖城一体”战略部署的若干意见》等多份文件,2024年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翠屏湖保护与开发的若干意见》经古田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从“侧重打击”向“打击防控、修复补偿、全面保护”转型,推动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综合治理体系,维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安全。

强化生态司法联动协作。创新推行“河湖长+智慧河湖+生态警务+检察长+巡回法庭”工作模式:深入推进“生态警务”建设实行“县乡两级河道警长制”,针对重点水域管护设立专门派出所、公检法无人机中队、生态保护巡回法庭;统筹多部门协作,强化生态环境联勤联动执法,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实现案情通报、案件移交、联合会商、联合办案、生态修复补偿等无缝衔接。仅翠屏湖便受理非法采砂案件16件29人,批捕15件25人,提起公诉11件32人,重拳出击让翠屏湖非法采砂销声匿迹。同时,创新性引入“生态司法+保险”,首创全国省级流域河湖区域水生态环境的“司法+行政+保险”保护样本。

引入民间力量管水护水。引导从事河湖领域的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自愿结成“古田县幸福河湖促进会”,吸收团体会员40个,共同开展河湖健康评价、流域水环境问题调研等工作。发挥政协委员监督协商优势,古田县20名“委员河长”上任履职,积极参与河湖保护监督,筑起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实屏障。依托古田县爱心公益联合会,联合生态环境局、团县委等部门,组织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保护母亲湖,环保公益行”活动。组建“老兵保洁队”,退伍老兵们化身河湖“清道夫”,承担翠屏湖水域日常保洁工作,仅一年多时间里,打捞水上垃圾近千吨,其中上岸集中处置垃圾700余吨。“巾帼护河”“河小禹”持续发力,“人大代表河长”“企业河长”接连上任,为守护幸福河增添新生力量。

科技支撑智慧管

完善“智慧河湖”管理平台,破解“水体污染”监管难题。该平台含3个子系统:水质监测系统,可针对古田溪流域周边17条河流20个断面实施水质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智慧河湖长系统,覆盖县、乡两级河湖长体系,通过巡河APP,实现河湖生态可视化、河湖巡查信息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监控环湖农村24个污水处理终端设备,对特定参数实时显示并及时预警。

整合智慧生态警务平台,破解“盗采偷盖”监管难题。依托“天网”“雪亮工程”,对全县重点区域、重点水域进行视频巡查、无人机空中巡护,全时空构建水陆空立体化、智能化巡逻防控体系。同时,打通各部门数据,将水、土、气等监测指标与公安的情报线索来源整合,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现并制止281起破坏生态环境案件。

探索“岸线电子围栏”预警平台,破解“危险行为”监管难题。在现有河湖长制管理视频监控系统基础上,新增AI自主识别能力,对河道水环境质量情况以及危险人员、船只进行监控,并对水域监控视频进行AI智能分析,自动识别发现游泳、钓鱼、水面漂浮物、船只及危险区域人员,通过广播系统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人员处置风险隐患。

全域治理综合管

立足于翠屏湖生态环境整治成功案例,以一湖打造带动全域岸绿水清。

着力重点流域“清”彻底。持续深化闽江、鳌江两大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纵深推进流域“清四乱”工作。近年来,全县累计清理整治违规畜禽养殖点207家,在2022年清退网箱养殖114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24年年底前全面扫尾剩余20万平方米网箱养殖清退工作。

着力基础设施“建”完善。对乡镇污水设施提升改造、运营管理、管网铺设等进行三位一体捆绑打包,市场化建设运营管理。2023年以来完成乡镇污水管网新改建43.5公里,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设施12座。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6.44公里,新建防洪堤、护岸17.83公里。

着力生态修复“治”到位。紧盯全面消灭水土流失斑目标,开展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2023年以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6548万亩,小流域治理1.338万亩。筹集3.8亿元资金,依法全面关停流域内166家石材加工企业,关闭流域内41个矿山、102个矿点。对所有关闭矿山采用自然复绿、简易覆土绿化和工程治理相结合措施,坚持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治理矿山面积超过6000亩,整治成效被中央生态环境督查办公室纳入全国典型案例。同时,严格落实古田溪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强化120座小水电站监督管理,水电站下泄流量合格率均达到100%,全面推动河流生态环境复苏。

从健全机制到强化管理,古田县持续提升基层河湖管护能力,通过综合治水、系统治理,县域内闽江、敖江流域水质显著提高,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县国省控断面、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桃溪水库水质优良比例已达100%。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称号。同时,通过积极推进水美乡村建设,有效提升生态旅游发展势头,杉洋镇入选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桃溪蘑菇部落、金翼之家等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古田县不仅实现了“因水而美”,同时也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提供了有力的水环境支撑,让水成为古田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动能源泉。(文/图 福建河湖长制)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