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力打造引才强磁场、涵养暖才生态圈” 厦门集美发布“聚贤集美”人才计划3.0版

人民网厦门4月21日电 (余乃鎏)“全链条优化,开辟产业、人才融合新路径”“多维度激励,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全要素保障,构建‘聚贤集美’新生态”……近日,《厦门市集美区关于深入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 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集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也意味着“聚贤集美”人才3.0版本正式出炉。
据悉,作为集美区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聚贤集美”人才计划主要从扶持创新创业人才、加大重点产业引才聚才、促进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积极引育留用各类人才,助力集美区全面打造“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中心、建设高素质高颜值跨岛发展新城区。
“3.0版本共涉及7个方面29条人才政策,相较于2018年政策,优化19条、新增9条、延续1条。”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聚贤集美”人才计划3.0版是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背景下修订升级而成,聚焦校企人才、产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两岸人才、金蓝领人才和青年人才等各类人才的引育留用,旨在通过创新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政策,进一步推动集美区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意见》明确,在支持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方面,主要通过提供奖励、补贴、扶持资金等举措,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落户、鼓励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支持区拔尖人才选拔培育、加强高层次教育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培育等。
在推动校企人才合作培养提质增效方面,不仅通过支持校企高端人才双聘、推动校企课程和专班共建、支持企业人才继续教育、鼓励增设专业学科、争创共同体示范样板、加强建设创新创业基地等举措,加快推动“创新共同体”建设;还通过扶持补助等举措,鼓励联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支持青年博士教师进企业、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校企人才合作培养多样化。
在强化国际化人才引育集聚方面,通过奖励、补贴等,进一步支持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国际化人才、强化专项人才培育。
在探索两岸人才协同发展方面,通过奖励、补贴,持续支持企业引进台湾人才、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采用猎头方式招引台湾人才以及支持台湾人才前来创业就业。
在围绕重点产业引才聚才方面,主要支持重点行业引进急需紧缺骨干人才、鼓励文化艺术人才落地聚集、鼓励乡村振兴及农业骨干人才、养老护理骨干人才引进培育、加强腰部人才引进聚集、加强金蓝领人才引进培育以及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等。
而在建立健全人才服务矩阵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人才服务驿站建设、加强人才子女就学保障及加大人才安居保障,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保障。
尤值一提的是,此次“聚贤集美”人才计划3.0版本呈现出多个鲜明特点。如,围绕重点产业引才聚才,扩大行业范围、优化评价标准,形成了涵盖层次更广、受众面更宽的人才政策体系;注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重点产业人才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奖补政策;聚焦集美区“3+1”主导产业、“五创五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增国际化人才、腰部人才、金蓝领人才和毕业生人才的政策补助,并对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规定了不同金额的奖补。
而在支持高层次人才集聚发展方面,此次集美区扩大了创新人才的适用范围,提升奖补力度;在推动校企人才合作培养提质增效方面,3.0版本不仅加大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力度,还新增创新发展共同体、研究生工作站、青年博士进企业、专利技术转移转化等创新发展政策,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以及新增了企业引进国际化人才、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引国际化人才、强化专项人才培育等政策,并同步优化了台湾人才在启动资金、场地住房、创业奖励等方面的配套服务。
此外,作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集美区还积极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满足各类人才不同的居住需求。此次3.0版本在全市求职免费“一张床”的基础上,率先在岛外落地并升级为单间,即面对社会关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前过渡性住房问题,集美区对毕业3年内符合相关条件来厦求职、见习的毕业生,按一人一间房标准,6个月内(含)给予免除房租,6个月以上一年内(含)以配租房源项目市场评估租金给予5折租赁优惠,让人才来厦安心逐梦让各类人才进得来、住得安、留得下、能成业。
“聚贤集美,美美与共。”集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集美区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多次制定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有效加快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聚集,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以此次“聚贤集美”人才计划3.0版本发布为契机,集美将进一步以政策创新为抓手,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环境,吸引更多人才来到集美,蓄力打造引才“强磁场”、涵养暖才“生态圈”,持续为辖区夯实人才基础和力量、积蓄强劲发展动能,助力集美乃至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