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国产三维介导下脉冲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手术
2025年04月27日16:49 | 来源:人民网

近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独立开展了福建省首例国产三维介导下脉冲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手术,标志着该院在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治疗领域中再次取得新进展,开启了三维标测系统下心脏电生理治疗“无热损伤”的新时代。
该院心血管内科谢强教授团队认真研判患者病情后,结合其意愿,采用房颤脉冲消融新技术为两名患者进行房颤消融治疗。手术全程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开展,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专家谢强,主任医师郑武扬、贺王伟共同完成。两位患者耐受良好,手术皆顺利完成。
谢强(右一)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据了解,脉冲电场消融(PFA)作为一种全新的消融方法,通过瞬时的高电压脉冲电场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造成细胞膜的不可逆电穿孔,形成持久损伤,有效隔离肺静脉前庭或其他触发灶,从而恢复正常心律。同时,PFA通过控制脉冲电场能量,可对病灶组织进行选择性消融,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与传统热消融相比,脉冲消融不需要盐水灌注,更加适合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消融。
谢强表示,目前,大家对房颤这一类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治疗率偏低。我们应该加大对房颤知识的普及,让更多人明白房颤是进展性疾病,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文/图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