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潮涌奋楫行 厦门火炬高新区持续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火炬高新区企业美图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奇想”大模型,持续推进影像和设计应用创新迭代。记者 黄少毅摄
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内展示的“运动鞋品综合缺陷检测解决方案”。记者 林露虹摄
采用“全球最窄四等边设计”的手机屏幕,可识破AI换脸的“鉴别神器”,灵活适应丘陵、山地等地形的农业机器人……今年来,厦门火炬高新区数字经济“百宝箱”接连上新,创新活力迸发。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厦门火炬高新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厚植数字经济发展沃土,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推广应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走深走实。
向新 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
“刷脸”登机,三秒过闸。今年4月初,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启用。旅客登机体验升级的背后,闪耀着厦门火炬高新区企业瑞为技术的智慧。
“我们将最新开发的AI视觉智能体技术应用到智慧机场解决方案中。”瑞为技术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使用的“万卫智慧登机门”,内置了多个视觉认知智能体,不仅能精准核验旅客身份,还能识别旅客尾随、携带大件行李等行为,并理解怀抱婴儿、乘坐轮椅等场景,实时动态决策与交互输出,有效提高登机效率,减轻地服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为火炬高新区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瑞为技术的智慧机场解决方案已覆盖国内63%以上大中型机场,公司累计牵头及参与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近30项,其中已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16项。
数字经济的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火炬高新区,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企业在新技术、新市场、新模式上前瞻布局,取得领先身位:美图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奇想”大模型,持续推进影像和设计应用创新迭代;卡伦特从云端CAD(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软件切入CAD赛道,成功实现国产化自主可控;国投智能以AI技术打造“美亚鉴真”系列应用,帮助用户辨别AI生成内容;全球每四辆新能源车中就有一辆使用友达光电车载显示屏;天马在柔性AMOLED手机显示模组市占率方面进入全球前三……
去年底,厦门火炬高新区修订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多管齐下,支持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元宇宙、数字文创、工业软件、开源软件等赛道的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探索发展新蓝海。
促融 加快“智改数转”步伐
伴随传送带滚动,电池外观上一处细微划痕,在“智能电子眼”下无处遁形。在火炬高新区企业厦门新能安科技,一台台融合AI技术的自动智能检测设备如同“慧眼”,“揪”出产品存在的瑕疵和缺陷。
“智能电子眼”创新方案,是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的牵线下,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携手百度飞桨(厦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以下简称“百度飞桨厦门中心”)共同打造,落地近一年来已在新能安厦门基地部署超800套,全流程服务电池制程,助力提质、降本、增效。
“智能化检测,是制造型企业的刚性需求。我们依托飞桨系列算法以及端到端的开发套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降低企业的开发成本。”百度飞桨厦门中心产品运营经理叶文仪介绍说,在深度学习算法的加持下,检测系统持续学习缺陷数据和良品数据,练就“火眼金睛”。
精准定位应用场景,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据叶文仪介绍,百度飞桨厦门中心在火炬高新区、思明区的支持下,已与超120家企业达成合作,携手厦企合作孵化生态产品达27个,涵盖火炬高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以及教育、文旅等,“接下来我们将联合有关政府部门、企业打造细分领域的‘专家级智能体’,同时在工业领域将重点赋能中小企业,帮助它们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
百度飞桨厦门中心的探索与实践,也是火炬高新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火炬高新区将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方向,强化政策支持、平台建设、融合应用,加快“智改数转”步伐,释放数字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目前,火炬高新区超八成工业企业进入数字化转型建设阶段;园区累计培育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成熟度四级评估,占全省100%,4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级评估,占全省75%;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卓越工厂,占全市75%;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占全市71%;4家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占全市33%。
强链 提升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力
“对于火炬高新区来说,发展数字经济,关键在‘软硬兼施’,推动软件信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齐头并进。”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着力强链补链延链,提升软件信息服务业、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作为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核心载体,厦门软件园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勇毅前行,已培育美图、国投智能、吉比特、4399、美柚等一批细分赛道的头部企业,园区企业主要集中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游戏动漫、电子商务、智慧城市及行业应用、移动互联等五大细分领域,集聚效应凸显。2024年,厦门软件园新增入园企业数超7000家,在园工商注册企业数超2.2万家。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今年,厦门火炬高新区出台《福建省(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园规划建设方案》,通过以专业平台建设、产业基金、政策扶持、项目引培为抓手,聚力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增“芯”强“屏”,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火炬高新区围绕新型显示与集成电路产业,已探索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协同、生态赋能的产业项目攻坚模式。其中,新型显示产业以厦门天马为链主,串联电气硝子、三安光电、弘信电子、友达光电、冠捷科技、微亚智能等产业链核心环节的代表企业,覆盖“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整机”全产业链条;集成电路产业依托联芯集成、瀚天天成、星宸科技、三安集成等行业龙头,形成“设计—制造—封测—设备材料—应用”完整生态。(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刘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