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福州长乐:东海潮涌处  数智破茧时

2025年04月29日10:25 | 来源:福州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长乐:东海潮涌处 数智破茧时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刺破闽江口的薄雾,位于福州长乐的算力中心服务器矩阵正吞吐着每秒千万亿次的算力洪流。这片曾以舟楫纵横、货通八方闻名的千年海丝门户,如今正演绎着更为壮阔的潮涌——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双螺旋,在城市交织出虚实相生的时代图景。

2024年,长乐全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50亿元。海天作幕,数智赋能,从“秒批秒办”的政务服务到“云端问诊”的智慧医疗,从“指尖治村”的数字化治理到无人驾驶的未来出行,这座滨海生态之城正用数字化让“一生长乐”的幸福触手可及。

数字集聚加速形成

1956年夏天,一群科学家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研讨会,正式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60多年过去,在先驱引领下,梦想步步照进现实,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千帆竞速”的壮丽图景。其中,长乐凭借耕“云”种“数”的本领,站上时代风口。

日前,以智子引擎旗下算法工程师龙金强为首的团队发布了多模态大模型Awaker2.5-R1,并将其正式开源。这款参数量仅有7B(70亿)左右的“轻量级选手”,在复杂数学推理任务中表现出直逼OpenAIo1的性能。记者了解到,为这款大模型提供算力支撑的,正是位于长乐的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数字福州集团权属福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于2023年揭牌上线,是我国东南地区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也是全省唯一获批筹建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被纳入全国人工智能算力战略体系,面向全省提供澎湃算力服务,已在政务、制造、农业、海洋、航空等领域打造出70余个创新应用方案。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最核心的新质生产力。长乐拥有福建省超算中心和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在打造全省最大数字资源集聚区。“我们拥有‘天上三朵云、地上两条路、中间两中心’,在此基础上,去年数字峰会期间,在新基建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中国联通福州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升级,福建省大数据集团发布了智算中心项目。未来,长乐将以数字福州建设为抓手,壮大数字产业集群。”长乐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新基建的支撑下,数智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也不断带领人类突破认知的边界。3月28日至30日,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网龙网络公司携手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黄忠杰共同策划的作品《CloserandBigger》亮相。

该作品首创数字化细节重构的艺术形式,以巨型屏幕为媒介,精选近20幅20世纪以来的世界艺术史经典名作进行数字化、艺术化、史论化和美育化的创新加工。“我们对世界名画中最耐人寻味的局部进行史无前例的‘放大’,通过数字技术对名画细节‘还原重构’,让观众有机会以全新视角重新审视这些经典作品。数字技术的加持,也能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与情感表达。”网龙相关负责人说。

一名观众参观后大受震撼。“马蒂斯的笔触、克里姆特笔下的微表情,这些经典细节被放大重构,让我们可以沉浸式触摸名画的灵魂!”他说。

作为数字技术与美育教育融合的先行者,多年来,网龙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打造数字艺术与教育创新中心,多次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将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有机结合,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以网龙为代表,大批互联网头部、独角兽级企业及世界500强企业云集位于长乐的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目前,该产业园(含网龙片区)已注册企业1265家,合计注册总资本751.9010亿元。

网龙网络公司VR体验中心

网龙网络公司VR体验中心

福建金源纺织5G智慧工厂让纺织业提质增效

福建金源纺织5G智慧工厂让纺织业提质增效

传统制造向“新”求“质”

东海潮涌处,数字产业不断壮大的同时,一场以“智改数转”为引擎的产业变革正澎湃向前,引领传统制造向“新”求“质”。

走进长乐区福建福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激光自动对焦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改造而成的生产线正自动检测液晶面板端子压接成品。“传统人工抽检漏失几率相对较大。”福米科技制造总监江楠说,在工信部门帮扶下,公司研发的本压粒子在线监测设备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使得每片液晶片的生产时间由23秒减少到11秒。

这样的转型故事并非个例。在福州纺织工业元宇宙辅布司园区,蕾丝花边生产实现了AI检测、AI设计,虚拟秀场中的“数字人”模特即将登场;在福建金源纺织,5G+工业互联网打通订单、生产、设备等全流程,生产协同一气呵成;在福建兴荣针织,中小企业借助云平台实现对数据的实时掌握,通过手机即可掌控设备运转与订单流向。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力量,在这些数据节点的跳跃间,一张覆盖全域的“智造神经网络”悄然织就。

而这张网络的中枢,是由福建省工业互联网企业中海创科技(福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长乐区政府共同搭建的福建(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截至目前,福建(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接入652家长乐纺织企业,连接设备10163台。”长乐区工信局总工程师王利琴介绍,该平台可采集跨品牌、异构设备的数据,还能操控各类设备,构建出一张跨企业协同的产业“云图”。

在这张“云图”上,大中小企业各展其能:龙头企业将创新实践凝结为“数字种子”,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裂变为可复制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中小企业化身“云上节点”,借力云上平台共享生产信息,通过产能协同打破“小散弱”困局。当数字技术融入产业肌理,当工业互联网贯通上下游链条,长乐制造正以更加灵活、高效、智能的姿态,织就新时代的“纺织霓裳”。

数智加持下,2024年,长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3.87亿元,增长5.9%,位列全市前三、全省前十;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2612.49亿元,占全市比重超25%,继续保持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佳绩,这座传统制造业重镇,正乘着“数智之翼”,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加速跃升,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新乐章。

雪美农业的陆空一体化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更加集约高效

雪美农业的陆空一体化作业降低了人力成本,更加集约高效

“辅布司”长乐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辅布司”长乐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

数字应用全域开花

随着数字化变革的脉搏融入城乡肌理,长乐正迈向“数治新城”的时代。从田间地头的生产活动,到政务服务的操作界面,再到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这座城市正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把数字化植入最细微的生活场景。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数字化为全年粮食生产夯实基底。走进位于长乐的福建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AI+数字化育秧中心正有序运转。自动化流水线覆盖清洗、浸种、拌种、覆土、叠盘等环节,秧盘被成批送入恒温大棚催芽。育秧棚内,数千盘秧苗整齐排列,环境参数则通过手机“一键控制”完成喷淋、调温、控湿等操作。

“以前一座棚需要十几个工人,现在一个人就能搞定。”福建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雪说,智能系统大大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效率,育秧周期明显缩短,发芽率稳定在98%以上。系统还能根据气象预警自动调节参数,规避“倒春寒”影响,实现节本的同时提质。

在长乐区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心电图室,医生在电脑上点击江田分院一名患者的姓名,该患者的心电图便显示在电脑屏幕上,医生据此进行会诊,并将诊断报告第一时间传给江田分院,供分院医生参考。“数字化赋能,极大便利了患者就医。”长乐区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区的乡镇卫生院已全面完成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并与长乐区人民医院连接。对于难以诊断的心电、影像检查,长乐区人民医院的医生马上就能在系统上收到信息,当场会诊。

在长乐区政务服务中心,福州县域首个“AI+政务服务”智能助手“乐小i”近日上线试运行,成为群众口袋里的“智能办事员”。内资企业投资备案、职业资格公证、商品房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事项,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即可“一键咨询”。长乐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还将重点开发“乐小i”的应用场景,依托DeepSeek大模型能力,聚焦群众高频办事需求和政府协同痛点,推出排队取号、边聊边办、无感评价等实用功能。“我们将推动‘乐小i’从‘能办’向‘慧办’进化,打造和完善‘咨询即办理’的一站式服务体验,为市民群众及企业提供更加易用、好用、贴心、高效的服务,助力长乐成为近悦远来的营商沃土。”

与此同时,“智慧基因”也嵌入了长乐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长乐充分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建设“数字矩阵”,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西关社区以四级网格体系为支点,借力“智慧西关”平台整合数据孤岛、优化服务链路、精准对接需求,将便民服务从“窗口办理”升级为“送需上门”;百户村以智慧乡村平台为基座,构筑云端村务厅,贯通治理生活数据流,激活自治内生力,让村务公开从“墙上公示”变为“掌上共治”;猴屿乡以数字试点平台为经纬,铺设AI感知网络,构建积分评价体系,再造办事服务流程,使基层治理从“事后处置”进阶为“源头治理”……

民生诉求“一键直达”,民生服务“一键推送”。长乐用“数智”应用破解乡村(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社区“智治”水平,让百姓真切感受到“数字改变生活”的幸福感节节攀升。(文/记者 蒋雅琛 宋亦敏 图/记者 林双伟)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