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5盈众汽车海峡两岸(厦门)汽摩超级联赛暨厦门国际赛车生活节将于“五一”启动

2025年04月29日17:01 | 来源:厦门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厦门网红赛道 邀您体验速度与激情

备受瞩目的海峡两岸(厦门)方程式公开赛将首次登场。图为此前赛车比赛现场。

备受瞩目的海峡两岸(厦门)方程式公开赛将首次登场。图为此前赛车比赛现场。

国家级A类赛事中国青少年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即将上演。

国家级A类赛事中国青少年公路摩托车锦标赛即将上演。

  5月1日,2025盈众汽车海峡两岸(厦门)汽摩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汽摩联赛”)将在位于厦门翔安内厝的厦门国际赛车场开赛,同期还将举办厦门国际赛车生活节。

  厦门“五一”的活动精彩纷呈,那这条赛道为什么非去不可呢?因为这条赛道不只是网红与职业车手的福地,还是一条“双认证”的专业赛道,更有每年专设的亲子体验区。

  今天,记者带您解读这条赛道,回顾它如何从“黄土”晋级为“网红”的历程,了解这条赛道的“含金量”。

  一条赛道的出圈

  网红与职业车手将它视作“福地”

  借来的赛车、二手轮胎、杂牌皮衣和朋友们凑的报名费……一年之前的“五一”假期,就是在厦门国际赛车场,广东车手郭小蓬用“草根”到极致的条件,拿下了新人组冠军和雨地排位赛最快圈速成绩,迅速在网络上爆红。

  记者最近在厦门国际赛车场再次见到郭小蓬时,他已完成了从“孤军奋战”到职业俱乐部主理人的华丽转身——汽摩联赛开赛前夕,他正带领车手徒步勘测赛道,讲解每个弯角的攻防要点。

  无独有偶,台湾女车手赖妤婕也在这里实现了职业生涯的飞跃。去年7月,她原本在台湾参加业余赛事,偶然通过改装车行群聊获悉红珊车王海峡杯邀请赛的信息。这次“机缘巧合”的厦门之行,不仅让她斩获赛事季军,更获得了银骥赛车抛来的“橄榄枝”。“现在我的训练基地就在厦门。”赖妤婕说,“就是从这里出发,我陆续在亚洲女子杯等国际赛事里拿到了突破性成绩。”

  两位车手不约而同地将厦门国际赛车场称为“梦想的福地”。要知道,这条专业赛道,近年来已成功举办中国汽车跨界拉力锦标赛厦门站、摩托车“金卡纳”等15场大型赛事和60余场中小型赛事,培育出红珊车王挑战赛等特色IP——它不只是“网红”,在专业领域里也被视作正在“快速崛起的高地”。

  一条赛道的成长

  赛道实现跃升 赛事不断专业化

  时光回溯至2019年,指针赛车负责人余鑫仍清晰记得刚到这条赛道时的情景:“当时场地还是黄土裸露的样子,但我们迫不及待地在这里举办了首场金卡纳赛事。”现在回头看,这场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的摩托车体验赛,为厦门的赛车运动播下了一粒种子。

  2020年4月,赛道总监黄健加入厦门国际赛车场团队,这条赛道刚刚完成第三层沥青铺设。黄健介绍说,“在完善1.82公里赛道、13个特色弯道等硬件设施的同时,我们组建了专业运营团队。”双轨并进,厦门国际赛车场的赛道逐步成型,运营团队也初具雏形。

  2021年7月,厦门国际赛车场获得国际汽联(FIA)四级认证,成为全国第十四家认证赛道——这是“从0到1”的变化;今年1月,赛车场又通过了亚洲摩联(FIM ASIA)C级认证,跻身全国仅有的四条“汽摩双认证”赛道之列——这是“从1到2”的跃升。亚洲摩托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副秘书长龚红果这样评价厦门国际赛车场:“从安全生产到赛事运营,这里的专业化程度已成为行业标杆。”

  一条赛道的附加值

  培育赛事文化 带动周边产业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条赛道还是很多未来产业发展可能的发端。

  早在2020年向公众开放前,运营团队就创新设计了一套严谨的赛道准入培训体系。“我们要求所有非专业车手必须完成理论培训和实操考核。”赛道总监黄健介绍,“这套体系使赛道事故率始终保持在极低水平。”如今,这一模式已被国内多个赛车场借鉴,并衍生出针对不同水平爱好者的阶梯式培训课程。

  随着赛事影响力扩大,周边产业也开始呈现集聚效应。赛车改装店、专业装备供应商等配套企业陆续落户,产业链条初显。更难得的是,这里还孕育出独特的赛车文化氛围。每逢赛事期间,赛道外围就会变身汽车文化嘉年华,美食集市、改装车展、亲子体验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赛车运动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赛车生态系统。”厦门国际赛车场负责人说,“通过‘赛事驱动+培训支撑+文化氛围+产业协同’四维模式,让更多人能接触、理解并爱上这项运动。”据了解,未来,厦门国际赛车场还将增设主题酒店、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拓展赛车文化的辐射范围。(文/记者 刘婉如 赵张昀 薛尧 图/厦门国际赛车场)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