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市海沧区综治中心: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  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

2025年07月08日09:35 |
小字号

在厦门市海沧区行政中心附近,有个独特的“解忧杂货铺”——海沧区综治中心。无论是家长里短的邻里矛盾,还是复杂的法律纠纷,只要走进这个中心就能“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如今,在厦门市海沧区,“有矛盾纠纷,就到综治中心”已逐渐成为海沧市民的普遍共识。

“解忧杂货铺”何以如此高效?

早上9时许,海沧区综治中心一楼大厅里陆陆续续有群众前来咨询事宜。大厅入口处放置着一个取号机,墙上张贴着“海沧和事码”二维码。一名年轻工作人员在群众导引台接待来访群众。该中心一楼的布局空间被划分为引导受理区、信访接待区,引导受理区内开设了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裁决、诉讼服务、检察监督6个窗口。

海沧区综治中心一楼。林林摄

海沧区综治中心一楼。林林摄

海沧区综治中心主任曾贵容介绍,2020年,海沧区综治中心成立机构实体化运行,2024年底提档升级改造,2025年1月搬迁新址至海投大厦一层和四层,总面积近1900平方米。共设有5个功能区,分别为一楼的引导受理区、信访接待区,四楼的多元化解区、法律服务区、指挥调度区。

四楼大厅设有人大政协、银龄天平、海风铃家事、商事知产等8个特色调解室,共入驻调解员15名。另整合设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速裁法庭、公调检调工作室、联动工作室、法学会基层服务站以及指挥调度室等各类功能室。每一间调解室的门口,都悬挂着一个滚动电子显示屏,详细地呈现该功能室入驻专家的身份信息。

海沧区综治中心。林林摄

海沧区综治中心。林林摄

其中,最为显眼的便是位于电梯旁的“爱平调解工作室”。走进工作室,挂满墙壁的照片和新闻报道映入眼帘。这些不是普通的装饰,而是一个个曾经调解成功的案例见证,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着一段曲折的故事,都凝聚着严爱平的心血与努力,也是他过往调解成果的生动展现。据了解,严爱平拥有50年党龄和20年公安工作经历,退休后,他就一直奋战在调解岗位上。

11点左右,一位女士来到爱平调解工作室。她表示,此次前来的目的是签署撤销起诉申请书。原来,在严爱平的调解下,当事双方已经达成共识,她也即将拿回属于她的欠款。但这位女士仍存在顾虑,担心签字后对方违约。严爱平向她保证,他会跟进到对方履行,欠款一定会如期交付。最终,她放心地在撤诉申请书签上自己的名字。纠纷调解不仅解决了双方的矛盾,同时也免除了当事人不必要的诉讼成本。

据悉,海沧区综治中心实现整合资源,多方联动,汇聚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人社等20多个部门力量,与中心梯次协作、互为支撑,区综治中心常驻人员48名,各街道综治中心共入驻人员145名,实行“双重管理”。2025年上半年,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和调解组织,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6061件,已成功调处矛盾纠纷4976起。全区刑事警情452起,同比下降23.39%;区法院民商事诉讼收案2786件,同比减少12%。

群众反映的涉法涉诉问题,往往需要跨部门、跨层级来解决。面对这一情况,海沧区综治中心积极利用“多元化解”的机制,发挥资源共享力量,协同多部门来为群众解决问题。2023年6月,高某停放在小区地下车库的车辆突然消失。因向物业索赔未果,他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然而,诉讼请求均被驳回。高某不服判决,通过海沧区综治中心向厦门市海沧区检察院申请民事诉讼监督。

综治中心深入了解后发现,高某的车辆是由于贷款纠纷被贷款公司拖走。其请求物业公司返还车辆的诉求,属诉讼对象错误,并且该停车场属于开放式的停车场,也张贴告示载明“不承担保管责任”,如果检察机关依法受理高某的申请,其结果可能是造成程序空转,耽误高某及时维权。

为依法妥善解决高某的诉求,检察机关向海沧区综治中心申请指派律师共同参与该案件化解工作,并以简易听证的方式,向高某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帮助他厘清法律关系。经过综治中心组织的简易听证,高某当场撤回民事诉讼监督申请,并按照检察官建议的解决方案进行维权,经办检察官也对高某继续跟踪引导。目前,高某的诉求已经解决。

海沧区综治中心组织学习讨论。林林摄

海沧区综治中心组织学习讨论。林林摄

近年来,海沧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推进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覆盖,除了区级综治中心,也涌现出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的“海沧样本”——东孚街道综治中心。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科技赋能,东孚街道综治中心进一步形成协同治理合力,有力夯实辖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根基。2024年调解结案量比2019年增长737.1%,纠纷类报警警情调解量增长134.8%,刑事警情下降28.9%,2024年,该中心接待中央、省、市各级调研参观56批次,完成福建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推进会观摩任务,并作为2025年全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观摩点。

打造让群众满意的社会环境,核心在于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真情服务换群众真心认可。只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设身处地解难题、慰民心,才能让“群众说好”成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海沧区综治中心用行动证明,唯有将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作为永恒追求,才能书写新时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温暖答卷。也正如悬挂在海沧区综治中心多元调解区的字样:回应群众诉求的服务站,化解矛盾纠纷的终点站。(林林 林芳 林宇锋 李晓娟)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