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厦门思明:多措并举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7月14日12:58 |
小字号

作为国家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厦门市思明区以法律为指引,强化机构编制保障,构建“模式创新—实证研究—教师培养”三维教研改革体系,促进区域保教质量整体跃升。

强化编制保障,筑牢发展根基。思明区委编办积极响应幼儿园小班化教学趋势,完善保障机制,调整部分区属幼儿园核编比例,为25所承担改革任务的幼儿园核定教职工控制数,确保师资力量的投入。同时,建立完善适度超前的人员控制数供给模式,为新办幼儿园预核教职工控制数,确保新任教师提前到位,推动园所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创新教研模式,激活区域活力。思明区教育局以《学前教育法》为纲领,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教研新格局。思明区推出“一十百千”全员卷入模式,通过1个核心教研团队领航,14所试点园示范带动,让全区134所公民办幼儿园数千名教师深度参与改革研究,形成全域覆盖的教研网络。同时,在专家支撑方面,思明区打造“1+N”层级指导体系,聘请8位国家、省、市级专家组成顾问团,选拔8位研究生学历骨干教师担任研究助理,构建起从国家级专家到一线教师的专业支持链条,实现了教育理念与实践的融合,并每月定期举办成果共享会和线上资源“共享池”,让“问题共研、资源共建、成果共享”成为常态,推动教研成果直接服务于保教一线。

扎根教育现场,重塑保教生态。走进思明区的幼儿园,“诊断干预式研训”正悄然发生:厦门市第六幼儿园聚焦自主游戏质量提升,研发《自主游戏质量自我评价标准》,通过“沉浸式”观察和循证教研,让教师在反思中优化游戏支持策略;筼筜幼儿园针对散步活动同质化问题,开展“自主散步”系列教研,教师从最初的“担心清单”到后来的“惊叹清单”,见证幼儿自主成长的力量;厦门市第十幼儿园通过多轮“优化一日活动安排”教研,将一日活动方案升级至6.0版,有效破解了“赶场”难题;莲花幼儿园、厦门市第九幼儿园创设自主进餐台,让生活活动成为幼儿自主发展的课堂。这些实践生动诠释了学前教育法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要求,让教育真正回归儿童本位。

分层培养教师,激发专业动能。思明区构建起“名师领航、骨干攻坚、新手筑基”的分层培养体系:省市级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研究共同体,攻关保育教育重难点问题;8位研究生学历研究助理与各级骨干教师形成改革中坚,深度参与教研改革过程,有效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进而带动全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此外,针对新教师,思明区打造“浸润式带教+微教研驱动”模式,通过导师跟班指导、专题研训对接实践困惑,鼓励新教师从日常保教的小问题入手开展微研究,在“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中培养研究意识。(施俊生 万祺)

(责编:陈遴、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