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闽侯:创新“四变”工作法 激活健康服务新动能

近年来,福州市闽侯县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通过深入实施新时代“堡垒工程”,创新推出“四变”工作法,有效提升卫健系统党员队伍教育培训质效和健康服务水平,为“健康闽侯”建设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变被动学为主动做,在服务实践中扩大党员参与。聚焦解决组织生活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问题,创新打造“健康守护先锋行”特色党建品牌,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嵌入社区义诊、健康宣教、急救普及、应急演练等实践场景,打破“听报告、学文件”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幅提升党员参与积极性,推动组织生活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员服务群众“做中学、学中做”。全县卫健领域党组织党员活动平均到会率由60%提升至90%以上,推动服务实践与党性锤炼同频共振。
变单一学为融合行,在业务实践中提升服务实效。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坚持将党员干部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与实践锻炼、专业训练一体化谋划、一体化推进。充分发挥党支部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校地合作机制,积极搭建平台,联动省内外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等“请进来”与选派骨干进修等“送出去”双向赋能,累计培训骨干医护265人次,引进呼吸等医学专家团队,成功开展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等新技术2项,获评国家级奖项1项,推动党性修养与技术水平同步强化。同时,紧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线,组织“践行医者初心使命”专题研讨16场,碰撞思想火花,成功推动12项新技术、新项目落地应用,有力促进了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攻坚克难、服务患者的实际行动。
变封闭学为开放讲,在传播实践中密切党群关系。主动适应信息传播新趋势和群众健康新需求,深入开展“党旗飘扬,健康护航”行动,创新构建“党建+互联网”融合传播矩阵,鼓励卫健系统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运用线上直播、短视频、精准短信推送、社群互动等多元化、立体化手段,将晦涩的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家常话”“明白纸”,累计推送健康科普信息1.5万余条,单场直播最高观看4800人次,创下县级健康科普传播新纪录。在直面群众、回应关切的过程中,干部队伍政策解读、知识转化与公众沟通能力得到系统性锤炼,推动健康服务模式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重点民生项目知晓率提升35%,党群关系在健康知识的有效传递中更加紧密。
变零散学为常态抓,在机制实践中巩固教育成果。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固化教育服务成果,实施“红医健康直通车”行动,依托“千名医师下基层”“联合病房”等机制,制度化、常态化推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全县累计下沉骨干265人次至14家基层分院,通过“联合病房”收治患者716人次,基层网底持续夯实。创新组建“健康网格”先锋队,整合县级专家、家庭医生、村医和网格员力量,动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现重点人群“一人一档”全覆盖。依托“健康网格”,优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签约服务与规范随访流程,提升慢病管理效率,全县重点人群签约率达92%、履约率100%,确保教育成效转化为可持续的服务动能。(闽侯县委组织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