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办户”到“优质户” 厦门农行打造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服务“金名片”

人民网厦门8月29日电 (记者陈楚楚)2025年正值厦门跨境人民币业务启动十五周年。作为厦门市首批开办此项业务的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厦门市分行(简称厦门农行)秉持“本币优先”理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持续拓展跨境人民币服务场景、优化业务流程,为厦门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金融动能。
今年前7月,厦门农行跨境人民币业务成效显著:累计办理结算近22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增速跑赢区域平均水平;新拓“首办户”超160户,带动结算额近11亿元,让更多企业首次享受到本币结算便利。该行通过聚焦重点企业、领域与地区,将政策宣传、需求挖掘与服务优化深度结合,推动业务实现质效双升。
政策宣传常态化 织密服务“宣传网”
为打通跨境人民币使用“最后一公里”,厦门农行构建“网点阵地+专项活动+展会联动”立体宣传体系。全市70余家网点均设置宣传专区,多媒体屏循环播放政策解读与操作指南,等候区、柜台摆放折页,让客户随手可及政策资讯。同时,一线人员化身“政策讲解员”:大堂经理结合企业行业属性推荐适配产品,为外贸企业讲解便利化政策,为跨境电商推介线上服务;柜面人员办理外汇业务时,主动对比人民币结算优势,今年已推动50余家企业“转汇为币”。
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厦门农行每年举办10余场专题活动,邀请海关、人民银行专家联合授课。今年2月举办的“汇率风险中性暨AEO企业享惠政策宣讲会”吸引180余家企业参与。海关专家详解AEO企业可享便利及联合激励措施,农行团队结合案例演示人民币结算在降成本、缩时效上的优势,现场解答23家企业疑问,后续8家企业通过该行办理业务。6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览会上,该行设服务专区,为参展企业提供“一对一”咨询,推荐线上化汇款产品,现场达成12笔合作意向。
服务便利化升级 破解企业“办事难”
厦门农行以“越诚信越便利”为导向,通过流程优化、科技赋能、产品创新提升服务效率。对优质企业实施“简化审核”,符合条件企业凭电子指令即可办理业务,贸易项下资金收付最快10分钟完成,今年1—7月为超40家优质企业办理结算超45亿元,同比增幅近一倍。
科技赋能让服务更高效。该行大力推广“跨境E汇通”“单一窗口”国际汇款等线上产品,企业通过网银、掌银、银企直联即可完成汇款、开证等操作,线上业务占比超60%。针对跨国集团,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服务,厦门某集团借此实现境内外资金集中管理,资金使用效率提升20%。
此外,厦门农行兼顾中小企业需求,通过“一人一企”认领机制,走访200余家中小企业,解决60余家企业流程复杂、操作不熟等问题,推动30余家首次使用人民币结算。同时,积极推荐优质中小企业加入自律机制,今年1—7月成功推荐20家成为跨境人民币优质企业。
助力两岸融合 畅通资金“流通渠”
依托跨海峡人民币结算代理清算群优势,厦门农行推动台湾地区银行接入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此前台资银行多采用代理清算,存在效率低、成本高问题。该行主动对接,提供接入指导,目前已助力两家台资银行以间接参与行身份加入CIPS。其中一家截至7月通过CIPS清算近900笔、超8亿元,较代理模式笔数增4倍、金额增15倍,资金到账从1—2个工作日缩短至实时。另一家台资银行于2025年8月接入,进一步扩大CIPS在台覆盖,为两岸贸易投资提供更优清算服务。
厦门农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十五周年新起点,该行将持续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赋能实体经济,为厦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坚实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