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将在厦门举办 2025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将同期开展

人民网厦门8月29日电 (余乃鎏)“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法治创新平台和法律服务高地”“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将于9月7日—8日举办”“今年投洽会期间,警安法务科技展首设‘出海’法商融合服务展”……29日,厦门市海丝法务办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建设、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筹备、2025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暨“出海”法商服务展等有关情况。
通气会现场。人民网 余乃鎏摄
通气会上介绍,自2021年11月落地厦门启动建设以来,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建设坚持“市场驱动、政府推动”的思路和“法商融合、以法促商”的理念,聚焦国际化、市场化,突出“海丝”“金砖”“两岸融合”三个特色,努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法治创新平台和法律服务高地,并在打造国际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优选地、涉外法律服务高地、警安法务科技创新集聚地等方面成效显著。
如,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设立以来,已受理案件3300多件、标的额超460亿元,涉及40余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首例涉金砖国家外国仲裁裁决案、国际棉花协会仲裁裁决案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涉外案件,8个案件入选最高法院典型案例;厦门仲裁委入选司法部首批培育的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名单,引进中国贸仲、海峡两岸仲裁中心、中国海仲、中亚国际仲裁法院等国字号、国际化仲裁机构,推动成立海丝国际仲裁促进中心;海丝商事海事调解中心设立以来办理调解案件380余件、标的额超6.7亿元。
介绍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建设情况。厦门市海丝法务办供图
同时,已新招引法务、泛法务项目(机构)290余个;设立海丝中央法务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海丝法务通”3个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海丝域外法查明中心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5个区域服务中心,已提供查明服务460多件,服务覆盖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率先打造域外刑事法律查明平台;设立全国首个反垄断审查合规辅导中心,完成5起企业并购辅导,标的额超126亿元;建设“金砖特色法务专区”,发布典型案例27个;设立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巴西、俄罗斯、阿拉伯地区服务中心,已受理多例涉外服务。
此外,推动成立警安科技创新联合体和法律大模型创新联合体,落地海丝司法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海丝智慧司法物证工程联合创新实验室;打造海丝中央法务区警安法务科技产业园,吸引网络安全、智能安防、法律科技等领域20余家企业入驻;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参展企业超200家,展出前沿产品超600款。
据介绍,作为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重要活动之一,第五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将以“法治护航、行稳致远——共谱海丝法治建设新篇章”为主题,并设有三个分议题。届时,论坛将邀请到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在法律服务领域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法务与泛法务机构、有关企业代表将来厦出席活动、参与研讨、拓展合作,并聚焦企业“出海”普遍关注的重难点问题,设置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经营主体海外权益法治保护等议题,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指引和服务,呈现出“活动专业水平高、国际元素丰富、法商融合突出、市场化水平强”等特色亮点。
作为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国际投资主题的重要展区,2025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暨“出海”法商服务展,则以“人工智能扬海丝风帆,法商融合创‘出海’新篇”为主题,设有主题展馆和出海法商服务专区、智慧警安专区、法庭科学产品专区、警安装备专区等四大专区,邀请超190余家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警用装备、法务科技及法商服务机构参展。展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现场交流推介活动。
介绍2025中国(厦门)国际警安法务科技展亮点等。人民网 余乃鎏摄
据悉,本次展会将首次设立“出海”法商服务专区,汇聚众多法商融合服务机构,并特别邀请十余家境外仲裁机构及律所深度参与,构建起覆盖全链条的“出海”法商服务支持体系;各参展机构也将纷纷举办“出海”法商服务相关活动,现场活动丰富多彩;首次有15家境外法商服务机构参展,展会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数据显示,今年参展的福建省外企业、机构,占比从上届的38%提升到60%,展会作为全国警安法务科技企业“出海”平台功能正逐步显现。
通气会还发布了海丝中央法务区部分创新成果。其中,厦门市司法局通过整合一批高能级的涉外法律服务线上资源,搭建的以中英双语展示的国际化、智能化涉外法律服务线上平台——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国际英文版,是国内首个由政府搭建的以中英文双语展示的涉外法律服务线上平台,不仅面向国外用户展示海丝中央法务区的总体情况、承载空间、扶持政策、建设成果及实时资讯等,并提供入驻法务区的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的功能介绍和联系方式等信息,为国外企业“引进来”提供全方位对接服务,还面向国内用户提供“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地图查询、国际商事海事调解、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域外法查明等涉外法律服务项目,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全链条法治保障。
《厦门市海丝域外法查明中心白皮书》发布。厦门市海丝法务办供图
海丝域外法查明中心三周年成果同期发布。该中心是福建省首家专注于域外法查明和咨询的创新型法律服务机构,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已建立覆盖全球的法律资源网络,设有65家全球区域中心(其中境外58家),现已发展为全国领先的域外法查明平台。此次通气会上,该中心推出《域外法查明领域白皮书》,包括发布《域外法查明领域三年发展观察报告》,系统总结行业创新经验,重点聚焦司法机关办理涉外案件与企业“走出去”所遇到的法律识别难题,破解其中“找不到、看不懂、信不过、耗时长”等困境;发布《典型案例选》,其来自于中心近年服务中具有代表性的数十个真实案例,涵盖跨境投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关键领域,切实回应企业“走出去”过程中的法律合规难题,助力司法创新与企业“出海”;发布《境外查明专家名册》,首次系统整合中心自有及合作专家资源,以推动全球法律服务资源开放共享。
介绍《海丝中央法务区供应链服务类企业ESG管理体系建设指引》。人民网 余乃鎏摄
当天,现场还介绍了两项预计将于9月7日正式发布的海丝中央法务区厦门片区前沿成果:一是由海丝国际仲裁促进中心组织海上丝绸之路13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仲裁专家共同制定的《海丝特别仲裁规则》,二是由厦门市现代供应链联合会,组织相关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海丝中央法务区供应链服务类企业ESG管理体系建设指引》。
介绍《海丝特别仲裁规则》。人民网 余乃鎏摄
其中,前者系国内首部由多国国际仲裁专家共商制定的特别仲裁规则,通过创新设立“仲裁员名册区域互认制度”“仲裁人工智能应用规范”等多项应用规范,为全球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的跨境企业和用户提供专业、普惠、透明的厦门临时仲裁方案;后者则通过结合供应链企业业务场景,构建一套兼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管理框架,在帮助供应链企业规避ESG合规风险、系统性地提升ESG管理能力、提升产品“出海”竞争力的同时,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助力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ESG绩效,为厦门市产业链供应链绿色转型与可持续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