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圆桌会
怎么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人民网“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主题党建圆桌会在福州举行。视频摄制:杨灏昱、实习生 郑舒尘
8月27日—29日,人民网党建调研行深入福建省福州市,发掘党建引领赋能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探索创新,见证福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生动实践。实地调研后,8月29日下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主题党建圆桌会在福州市举行。
党建圆桌会现场。
来自福州市委组织部、福州市国资委、福州新区、福州高新区、福州市软件园以及福州市部分企业和社区的代表,与人民网调研团汇聚一堂,共同探究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塑造现代化国际城市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动员令,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给出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在30年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正是福州全市上下的行动。
“人民网党建调研行来到福建省会福州,意义尤其重大。”人民网党委委员、副总编辑杨义表示,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近年来,沿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福州牢牢抓住新时代“堡垒工程”这个“牛鼻子”,聚焦产业链党建、物业党建联建、新兴领域党建等重点领域,主线清晰、重点突出,以问题为导向、深耕基层,工作方法、形式内容有创新,有力提升党建工作质效,推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稳步向前。
那么,这场党建圆桌会具体碰撞了哪些思想火花、凝聚了哪些发展智慧?
讨论点一:
以产业链党建助推“城市经济现代化”
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福州市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把增强经济实力作为首要前提。
可以说,党建就是生产力。
从横断面上看,福州市找准“产业链党建”这个切入口,推动产业链上企业“抱团发展”“优势互补”,让党建引领赋能产业发展的成效越发凸显。
福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部务委员陈华。
“在产业链上,依托龙头企业或园区搭建50个党建联建平台,有效覆盖企业2189家。”福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部务委员陈华说。
具体怎么做?
福州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一级调研员陈宙泉。
福州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一级调研员陈宙泉展开分析,围绕福州市“四大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实际,今年以来福州市国资委创建了以“党旗扬·国企强”为引领的“1+10+N”国企党建特色品牌矩阵,其中的“10”,就是市国资委和所出资企业共同谋划确定“智链”“数链”“园链”“水链”等10个产业链党建项目品牌,通过组建党建联建平台,组织各所出资企业逐条梳理产业链矩阵图,推动了800多家骨干企业入链,把链上700多个基层党组织、2.1万名党员组织起来,切实把党组织融入、嵌入产业链条。“链上企业在‘抱团发展’中形成关系更密、动力更足、合力更强的产业共同体,很好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实效。”陈宙泉说,今后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链党建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发挥链主的牵头引领作用,推动国企党建深度融入产业发展。
福州冶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德水。
以“智链”为例。福州冶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德水介绍,通过构建“一个党建专班抓统筹、一个联建平台凝共识、一份实施方案定目标、一个产业协会聚合力、一份任务清单明路径”的“五个一”协同工作体系,目前福州冶城发展集团已“链”起低空上中下游企业112家,党组织200个,党员近4000名,辐射带动低空企业400余家,推动产业从“单点作战”迈向“链式融合”。“接下来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让链上企业持续保有‘新鲜感’‘安全感’‘获得感’,是联建单位需要沉下心思考的问题。”杨德水也抛出了思考。
福州古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何曦。
产业链党建阵地持续壮大,链主的牵头引领作用也越发凸显。福州古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何曦介绍,集团结合实际打造“两心领航·文旅链强”为主,6个分品牌为辅的产业链党建品牌矩阵,构建起具有文旅特色的党建工作体系。目前仍持续优化,希望挖掘更多优秀案例,推动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福州市相关市属国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开展党建联建,生成了将近400项的产业协作项目,有力推进国有企业新兴业态的发展。
“服务发展大局,推动党建赋能、产业协同。”陈华介绍,“今年上半年,产业链上企业产值超870亿元,实现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
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丹琼。
“园链”激活城市现代脉动,效益显现。福州左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丹琼表示,集团“建好路”贯通城市筋骨、“造好园”营造创新沃土、“创好业”激活发展动能,通过创新研发“左海云党建”平台,辐射带动“一建五通,路链八方”“红链共园”等16个子品牌创建,在品牌赋能下,集团上半年资产总额达1445亿元,较改革初期实现翻番,以品牌赋能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注入强劲的产业活力。“当然,党建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仍需加快构建,以不断适配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需求和企业多元化发展。”她说。
“水链”则“聚链惠民生”,颇有成效。在党建赋能下,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水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技术突破,旗下两座水厂年节约排水量达35万立方米,回收水池土建规模缩减一半,直接节约工程投资超千万元,为国企产业链党建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当前,福州市坚持以创新强动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边,龙头企业当链主,通过产业链党建拉动链上企业共建“强大朋友圈”、共同高速发展。那边,园区的探索也不甘示弱。
福州市人大代表、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负责人蒋维。
近年来,福州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在福州国际医疗综合实验区内的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搭建共享研发平台与孵化器,打造“一核多元”产业链党建格局。福州市人大代表、瑞科医药健康产业园负责人蒋维介绍,生物医药是未来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关键产业支撑。在“党建聚链”的引领带动下,成立福州生物医药产业党建联建平台,联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技术共享、难题共解,以“链上党建”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助力现代化国际城市“进阶”。“今后产业党建联建平台在聚焦产业园区、产业基金、公共平台等关键环节可更精准发力。”蒋维建议。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刘靖北。
“30年来,福州一以贯之朝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迈进,将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经济现代化。”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原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刘靖北连日来深入福州一线调研,在圆桌会上听了各方的介绍,很有感触,他指出,通过产业链党建,福州有效聚集链上各方力量,实现产业发展和党建的深度融合,这将进一步推动人产城融合和高质量发展。
讨论点二:
以党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党建还是竞争力。
如果登顶俯瞰,会发现,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福州遵循“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逐步拓出了空间与韧性。
在30年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福州新区、福州高新区、福州市软件园等被赋予重要使命。
通过“党建红”,如何激活“发展红”的倍增效应?
福州新区管委会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陈铄。
在福州新区,聚焦新城、空港、海港三大产业集群,当地正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链接要素。福州新区管委会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陈铄表示,作为全国第十四个、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福州新区设立十年来始终将党建工作贯穿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开放合作、产城人融合全过程。截至2024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331.04亿元,位列19个国家级新区第8位,正成为拉动省会福州及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新引擎”。
“党建引领下,聚焦产业发展是‘倍增引擎’,践行人民至上则是‘倍增落点’。以民生需求为党建出发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实现‘发展温度、群众获得感’的倍增。”陈铄说,下一步,新区将以“堡垒强基行动、党员赋能行动、融合创新行动”三大行动激活党建引领的倍增动能,推动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熊国华。
福州高新区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在这里,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产业是“火车头”,牵引着昔日的“城乡接合部”驶向现代化新城。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机关党委书记熊国华介绍,依托25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60多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的创新优势,将党建联合体建设融入高新区“深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东南沿海创新发展策源地”战略,锚定产业需求、聚焦产业痛点、立足产业实效,推动党建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同频共振。今后将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堡垒工程”,深化模式创新,进一步整合资源、破解难题、激发活力,让更多“创新之花”在产业链上绽放,结出更丰硕的“产业之果”,为助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提供更强支撑。
福州市软件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炽。
“打造‘党建引领·福山实践’党建品牌,推进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2024年园区营业总收入达1850亿元。”福州市软件园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林炽表示,园区坚持围绕“服务企业发展”一个中心,帮助企业“增收、降本”两个维度,构建起产业生态、企业服务、员工服务三个体系,打造“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生态圈,已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成为“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强化政治领航,将党建引领贯穿园区发展全过程,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双向赋能目标。
人民网福建分公司总经理余尤宜。
人民网福建分公司总经理余尤宜认为,福州在党建引领下持续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接续奋斗,主线离不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如今在续写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这篇大文章,开创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中,以党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福州市更具优势。
讨论点三:
以党建引领绘就人民城市美好生活
党建也是凝聚力。
从细微处看,聚焦基层治理难题,以党建引领打通现代化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正是助力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的有力力量。
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冬。
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大凰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冬表示,以“党建引领、融合共治、服务升级”为主线,社区持续深化物业党建联建——以业委会组建为抓手,从“有人议事”到“议而能决、决而能行”;以群众诉求为导向,从“收集问题”到“解决难题”;以居民共治为动能,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这种联动模式,将物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不仅做到了‘有人管事’,更努力实现了‘事能办成、难题能破解’。未来还要不断完善这一模式,努力让其焕发更大活力。”她说。
陈华表示,福州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灵活推动党组织向小区、网格等领域延伸,并聚焦民之所盼深化“近邻党建”、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人民网党建研究专员黄玉琦。
近年来,福州的社区“闯”出了许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人民网党建研究专员黄玉琦表示:“经过连续几天的调研,我们在基层发现了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有思路,做事有方法,把党建工作的触角最大限度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方方面面,促进社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切实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绘就人民城市美好生活新图景,如何进一步实践“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戴焰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戴焰军认为,党建引领是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作风引领等多方面发挥的综合作用。以党建引领建设好各个领域的基层组织体系,对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十分重要。基层组织应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在创新探索中逐步将党的组织健全、建设好,这将更好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用。
(本文图片均由人民网 陈永整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