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声音应该被听到” 福州市台江区检察院扎实推进检察听证工作

福州市台江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公开公正原则,以主动履职增强司法透明度,助推司法公信力建设,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逐步构建起“制度化操作、常态化开展、规范化运行”的检察听证模式。
2023年至今,该院已累计开展检察听证144件次,听证场次逐年上升且每年均不低于44件次,院领导带头主持、开展听证会,发挥头雁效应。今年以来,拟作相对不起诉等终局性处理的案件,更是实现“应听尽听”,在兼听则明中既解开“法结”,又化解“心结”,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听证员聘任仪式
建机制强队伍 让听证有章可循
规范是检察听证工作的生命线。为筑牢听证基础,台江区检察院制定《关于组建检察听证员库暂行办法》,从听证员的选任标准、权利义务,再到牵头部门的具体职责,都作出了清晰明确的规定,确保每项环节都有章可循。
在听证员队伍建设上,兼顾专业性与群众性:精心吸纳专家教授、执业律师等专业人士,以及具备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社区工作者,共50人组建听证员人才库,充分体现广泛性与代表性。同时,通过专题培训、业务座谈会等形式,提升听证员履职能力,为听证工作高质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重分析提质效 让听证赋能办案
听证绝非“走过场”,而是提升办案质效的关键抓手。台江区检察院明确要求承办人在听证前,将司法救助、刑民行衔接、起诉必要性分析等7方面内容列为审查要素,逐一展开重点审查。这一举措既压实了检察官依法履职的责任,也倒逼检察官更加全面地正向分析案件。
听证过程中,制发《听证员意见建议登记表》《听证员评议表》,为听证员搭建充分表达意见的平台,确保每一道声音都能被真实记录。借助听证会,进一步审视案件程序是否合法、争议焦点是否明确、证据采信是否合理、法律适用是否正确、文书说理是否充分——在“正向分析+反向审视”的双重校验下,案件办理更精准、更公正。
化矛盾促和谐 让听证结案了事
“案结事了人和”是检察听证的最终追求。台江区检察院注重通过听证消除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办案工作的疑虑,引导争议在法律框架内高效化解。
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故意伤害案,逐渐演变为涉法信访案件。为妥善化解矛盾,台江区检察院举行公开听证会,特邀2名擅长处理邻里纠纷的社区工作者和1名伤害案件专业律师担任听证员;考虑到被告人对原案伤情结果有异议,还特别邀请市检察院法医到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解读伤情鉴定原理和结论。
听证员在充分了解案情和办案标准后,以第三方视角客观分析、耐心疏导,最终促使被告人当场表示不再坚持不合理诉求。一场听证,不仅为息访息诉筑牢基础,更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聚合力护生态 让听证筑牢屏障
发挥听证工作融智聚力的作用,针对作为榕城绿色名片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问题,台江区检察院召开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听证会,邀请社区书记、区人大代表,古树专家和区相关行政部门代表参会,“益心为公”志愿者和群众代表列席旁听,围绕古树养护责任划分、长效保护机制建立和整改落实效果等关键问题,各抒己见、深入研讨,共同推出古树保护新方案。
经过在听证会中的沟通协调,推动多家古树养护责任单位同意签订管护协议,全区100余棵古树养护责任得到全面落实,为古树撑起“保护伞”。该案被福建省人民检察院作为听证工作先进经验做法予以推广。(文/林燕平 图/台江区检察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