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福建

潮起时,且听山海回响

人民网“行进中国”福建调研采访团
2025年09月12日08:59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入秋,在八闽大地上行进,历经的是一次“翻山趟海”的旅程——

山上郁郁葱葱。在“全国林改策源地”——龙岩市武平县捷文村,村民们轻托菌盖、巧断菌柄,埋头在灵芝基地里迎接“林下经济”的回馈。

海面碧波粼粼。在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刚刚结束休渔期,渔港重现喧嚣,上百艘渔船忙碌进出,有的正要解缆开捕,有的已经满载而归。

山海交融相映。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龙山海协作科创园正式开园,这片滨海的“科创飞地”,迎来一家家来自山区的企业。

…………

“八山一水一分田”画出“轮廓”、全国第二长的海岸线“描边”,“依山傍海”绘出福建的“画像”,也勾勒出共融的发展路径。过去的五年,福建一边“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一边下好沿海和山区这“一盘棋”,“山与海之歌”越唱越响亮。

山的回响——绿水青山是永远的骄傲

“以前山上‘不长草’,现在能长出‘高产粮’。”

前不久,闽西山区迎来早稻收割、晚稻插秧,53岁的农户傅万生一测收成,发现自家的稻田亩产增产了近百斤,连连感慨。

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曾经,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别说种粮食,连土都固不住。

“山上没有足够的树木和水源,本该用来种田的秸秆,都被拿去烧火、喂牛了,秸秆不还田,土壤肥力就不足以种田。”傅万生是个种粮“老把式”,回忆起过去“不及膝高”的水稻仍叹气。

为了让“荒山披绿”,长汀人民开始了持续数十载的“绿色接力”,创造了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的“长汀经验”,书写了“绿色奇迹”——水土流失率从1999年的23.82%降低至2024年的6.31%,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长汀县万亩水稻田。人民网 李唯一摄

长汀县万亩水稻田。人民网 李唯一摄

山上“披了绿”、固住土,就种得下粮、种得出好粮。

三年前,长汀县局部试种新引进的水稻品种“福香占”,一举创下该品种在福建省的最高亩产量。

过去,“多山”被视为制约福建发展的因素,一个个山村、一座座山城的发展愿景因山而被阻隔。思路一变天地宽,山是屏障亦是“通途”——福建是全国最“绿”的省份,森林覆盖率连续46年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年,福建更加郁郁葱葱了。绿色是福建一张亮丽名片。要接续努力,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说。

山上觅绿、土里掘金,牢记嘱托的福建人更懂得了“靠山吃山”的真谛,让每个山头都成为“金窝窝”,飞出一只只“金凤凰”。

位于三明市西北部的明溪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之一,常有珍稀鸟类来“光顾”。为了保护这些“山间精灵”,当地下了“苦功夫”——2018年,明溪发出全国首份“护鸟令”,随后建立了生态巡回审判庭,不时下乡入村,以案释法。2022年,明溪划定全县全部行政区域为禁猎区。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些小家伙看着不起眼,其实都是‘宝贝’。保护得越好,‘宝贝’就越多。”谢芳林是县里第一批“鸟导”,在他看来,全民护鸟“筑巢引凤”,换得小鸟“衔”来“致富经”:随着观鸟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当地每年吸引超过3万名来自全球的观鸟爱好者,明溪人民由此多了一笔可观的生态收入。

观鸟点内,观鸟爱好者们拍摄珍稀鸟类身影。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明溪县观鸟点内,观鸟爱好者们拍摄珍稀鸟类身影。人民网记者 林盈摄

荒山变“花果山”、小鸟成“绿色GDP”……这样的故事,在福建的山林间随处可寻,绿水青山正成为福建永远的骄傲。

海的高歌——做好“海”的文章

刚过处暑,才开渔没几天,漳州市东山县澳角村村民许海亮就驾着渔船驶回渔港。

“满载而归。”船才一靠岸,许海亮就迫不及待地亮起嗓门对着码头上的乡亲们喊道,路过的游客闻声也“凑热闹”来问价。

澳角村迎来开渔。吕以乐摄

东山县澳角村迎来开渔。吕以乐摄

只见渔获满舱,杂鱼、虾、螃蟹等各色海味应有尽有。很快,这些品相上佳的渔获就会被打包运往当地海产品加工厂,随后通过现代物流出现在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澳角村,位于福建东山岛东南部,狭长的半岛犹如伸入海中的笔刷。202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角村考察,在村内码头察看海鲜干货和渔获产品,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2001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省工作期间曾经来过这里。时隔23年,看到乡村发生了巨变,总书记深感欣慰。他感慨地说,乡村振兴还是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

立足“海”的优势,这个“窝”在海岛上的渔村,从渔民靠简陋木船“讨小海”,到如今发展出了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海产品加工、电商微商、乡村旅游等五大产业,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现在村里的环境更好了,游客更多了,大多数村民都实现了‘村里有别墅、城里有套房、出门有小车、银行有存款’的美好生活。”澳角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林华忠说。

闽南,漳州东山上渔获丰收;闽中,福州连江的鲍鱼还在千里之外的山东荣成海域“度假”。

鲍鱼为啥要“度假”?“主要是为了‘避暑’。”连江县鲍鱼养殖户吴永寿解释,“四五月份,随着气温升高,南方海水温度太高了,鲍鱼不好养活,所以需要把鲍鱼‘往北迁’,等到10月份天气凉下来,再迁回来。”

连江鲍鱼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人民网 叶青卿摄

连江县鲍鱼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人民网 叶青卿摄

“南鲍北养”虽工程不小,但“千里行”却能换来“好收成”。这些年,连江县将近三分之一的养殖户都复制了“南鲍北养”的模式,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利润增加近亿元。单是今年,连江就有2万吨的鲍鱼到北方“避暑”,预计到今年10月,可以收获3万吨鲍鱼。

正是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创新的养殖模式,连江县渔业产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县级第一。其中,鲍鱼产量更是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闽在海中。于福建人而言,海是“饭碗”,是蓝色“聚宝盆”。

过去的五年,福建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创造了稳居全国第三的海洋生产总值——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远洋渔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海上粮仓”更加丰盈。海上风机接续下线,自主研发的“大国重器”连续刷新世界纪录;临港石化、航运物流、海洋信息等领域“冒出”一个个千亿乃至万亿级临港产业,“蓝色引擎”更强劲。

从蔚蓝走向深蓝,从“传统捕捞”走向“全链升值”,福建始终经略海洋,向海洋要食物、要发展,做实“海”的文章。

山海交响——下好“全省‘一盘棋’”

走进位于龙岩市新罗区的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里各色“大块头”应急车挤挤挨挨地停放着,整个空间有些“狭仄”。

“今年应急产业迎来井喷。订单多了,我们产能就跟不上,最近在厦龙山海协作产业园又拿一块地,马上就要开始动工建设了。”该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江媛英说。

选择在厦龙山海协作产业园落户扩产能,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园区的政策优势。“这里是全国唯一可以同时享受到经济特区和老区政策叠加的经济区,也是山海协作的成果。”厦龙山海协作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海德馨汽车公司的总装车间。人民网 李昌乾摄

海德馨汽车公司的总装车间。人民网 李昌乾摄

龙岩与厦门,一山一海。滨海的厦门有人才、资金、产业等优势,山区的龙岩有劳动力、土地上的资源优势,“山”与“海”携手实现“1+1>2”。

这边,龙岩的产业园里生产正酣;那边,厦门的科创园正“蓄势待发”。就在8月,在厦门火炬高新区,厦龙山海协作科创园正式开园,首批27家龙岩企业入驻园区,开启“厦门研发+龙岩生产”的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新时代山海协作又有新动作。

客观来说,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发展历史不同,福建的山区与沿海发展程度有明显的差距。今年7月,福建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协调发展”是大会的主题。

福建靠山面海,北连长三角,南接粤港澳……立足资源禀赋,才能找准协调发展的“出路”。于是,向内——山海统筹、共同发展,向外——主动对接、互利互惠,成为福建下好“全省‘一盘棋’”的“协同式”。

老区武平,坐落在闽西群山之中,这里曾经是福建的“省尾”,近五年来摇身一变成为“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其中的“变量”就在于“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虽为距离省会福州最远的县城,但毗邻大湾区,昔日的劣势变成了优势。“2019年,我们县的招商团队在广东考察时发现,深圳、东莞、广州等地新型显示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出现整体产业外溢迹象,觉得是个机遇。”武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连琴凤说,跟当地企业聊了聊,距离大湾区不过400多公里的武平,引起了这些企业的兴趣。

武平县引进的上百家新显产业企业中,近九成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网 李昌乾摄

武平县引进的上百家新显产业企业中,近九成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网 李昌乾摄

放下包袱、放开手脚。当年,当地就瞄准建设高标准的“清洁产业园”——武平高新区,开启了“筑巢引凤”。五年过去,一场“逾山越海”的产业转移浪潮结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武平全县引进新显产业企业已达126家,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近百亿元,近九成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初步形成集群竞争优势。

山海“协奏曲”回荡在八闽大地。五年来,福建实施了近1300个协作项目。全省老区县GDP总量从2020年3.16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08万亿元,增长29.1%。

山风吹向海洋,海风拂过山岗。八闽大地高质量发展从何而来、往何处去?且听山海回响。

(唐维红、余尤宜、胡琳、叶青卿、林晓丽、李唯一、林盈、陈蓝燕、李昌乾、杨灏昱)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行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看地方系列报道】

辽宁篇 安徽篇 湖北篇 山东篇 广东篇 江西篇 浙江篇 吉林篇 山西篇 重庆篇 河南篇 陕西篇 湖南篇 上海篇 广西篇 北京篇 海南篇 宁夏篇 青海篇 河北篇 云南篇 内蒙古篇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