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一堂生动的案例教学课:在知行合一中筑牢  政商交往“亲清”底线

2025年09月18日10:15 |
小字号

秋日的福建省委党校校园,学习研讨氛围分外浓厚。9月16日下午,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的教室里,一场聚焦《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案例教学课如火如荼地展开。本次课程旨在通过深度剖析福建省纪检监察机关调研汇总的指导案例,引导学员精准把握政商交往的边界与尺度,做到“清”而有为、“亲”而有度。

课程采用“访谈式”案例情景教学模式。教学伊始,主持人清晰地勾勒出本次课程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纷繁复杂的政商交往行为系统梳理为“履行法定职责行为”“职务拓展行为”“职务随附行为”以及“与职权相关的个人行为”四大类型,为学员们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导航图”,使后续的案例研讨能够有的放矢,层层深入,学员们凝神聆听,不时记录思考。

在“履行法定职责行为”案例研讨中,针对“政府项目工程款的拨付安排”“向经营主体推荐中介服务机构”等案例,学员郑彦提到,“亲”在于坦荡真诚、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清”在于平等对待所有经营主体、维护公平竞争环境,通过学习,更加清楚了“亲”“清”边界,杜绝任何形式的优亲厚友或设置隐性壁垒。面对“职务拓展行为”类案例,如“赴异地助力企业‘双招双引’”“受邀参加家事喜庆暨公益捐赠活动”等案例,学员赖有为分享说,关键要依据自身职责、活动性质、潜在社会效果进行综合研判,审慎决定“要不要参加”,一旦参加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报备手续,并确保全程按批准方案执行,守住纪律红线。在探讨“职务随附行为”相关案例时,针对“招商引资接受企业安排用餐”等案例,学员李昂表示,必须坚持“工作需要、费用自担、符合标准、程序保障”的原则,做到公正行使职权,按程序做好报批工作。对于“与职权相关的个人行为”类案例,如“向民营企业放贷谋利”等案例,学员们一致认为这是绝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必须时刻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镜鉴,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杜绝任何公器私用的可能。

整个课堂节奏紧凑、气氛热烈,学员们踊跃发言,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基层经历,从“政治站位—法纪边界—动机分析—社会效果—程序把握”多维度剖析案例,既有对宏观政策的深刻理解,也有对微观操作的务实探讨。专家适时穿插的精准点评,更是画龙点睛,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了对“亲”“清”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亲”是干事创业的担当,“清”是廉洁干净的底线,二者相辅相成,统一于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中。

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堂案例教学课如同一场“及时雨”,不仅以案示警,敲响了廉洁自律的警钟,更通过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行为指引,消除了“想干事怕犯错”“想服务怕被误解”的顾虑,增强了“敢亲”“善亲”、既“亲”且“清”的底气与能力。(郭建文 张凯)

(责编:江苇杭、刘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