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为民初心 凝聚奋进力量‌

福建省委党校学员赴漳州市开展党性教育体验式教学

2025年10月16日15:32 |
小字号

10月11日至15日,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第10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全体学员赴漳州市开展了一场深刻而丰富的党性教育体验式教学活动。

华安县仙都镇先锋村:重温“四对比五算账”的群众工作法宝

在毛主席光辉按语教育基地,学员们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实物展陈以及村民的口述,深入系统地学习了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先锋村《一个整社的好经验》所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及其深远意义。讲解员结合具体案例,生动详实地讲解了“四对比五算账”这一历久弥新的群众工作法宝。讲解之后,学员们在现场分组,模拟了一场围绕华安县茶产业转型升级议题的“算账会”,进行热烈而深入的案例推演,更加深入领悟“基层治理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学员曾华英在活动后感慨道:“这套源自基层实践的工作法,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是破解新时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它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决策的最高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这是我们工作的永恒坐标。”

“漳州110”事迹展览馆:读懂新时代为民服务的精神密码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这句在漳州乃至更广范围家喻户晓的赞誉,镌刻在“漳州110”事迹展览馆的显要位置。学员们步入馆内,沿着时间脉络,仿佛穿越时空见证着漳州110从1990年成立之初的“维护治安、热情服务”到“再快一秒”的孜孜追求,再到新时代“四警四化”警务机制改革的实践创新。展馆内“生死时速”救援场景、一面面承载着群众深情厚谊的泛黄感谢信墙,以及展示最新智慧警务系统强大功能的现场演示,生动立体地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强大生命力。

在随后的专题研讨会上,学员陈清拥结合自身工作提出思考:“‘漳州110’变的是技术与模式,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保护神’的初心和灵魂。我们要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们锐意创新、勇于改革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纪律严明、廉洁奉公的职业操守,将这种为民服务的精神延伸至服务经济发展等更大更新的领域。”

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从革命烽火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学员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当年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攻克漳州的壮举。

学员张泽芸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对党忠诚、信念如磐的政治品格;要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于斗争的奋斗精神;要践行和坚守革命先辈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在今后的工作中,她将从红色历史中汲取的智慧和力量,切实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工作中。

寡妇村展览馆:一项德政背后的民心分量

位于东山岛的寡妇村展览馆,一封封泛黄的家书、一件件被岁月侵蚀的旧物,无声地诉说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生死离别与刻骨思念。当学员们聆听讲解员深情讲述“谷文昌同志顶着当时特殊的政治压力,毅然将‘敌伪家属’改为‘兵灾家属’,给予他们政治上的平等、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大家都看到了他“造福一方百姓”的责任担当。

学员陈锦烽在参观后表示:“这项饱含深情的德政,穿越时空依然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做好任何工作,既要坚定不移地坚守政治原则,更要始终怀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以心换心,用情暖情,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谷文昌纪念园: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在庄重宁静的谷文昌纪念园,全体学员怀着崇敬的心情,举行了一场庄严而简朴的纪念仪式。大家肃立瞻仰谷文昌同志的高大塑像,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在金銮湾畔绵延百里的木麻黄林带中,讲解员用朴实而真挚的语言,向学员们讲述了当年“飞沙地变绿洲”的人间奇迹是如何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造的。随后开展的案例教学《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谷文昌造福东山人民的实践与启示》,以谷文昌带领东山人民种植木麻黄、治理风沙的感人故事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他“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政绩观。学员们结合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学员翁素云动情地说:“谷文昌同志用他的一生教会我们,真正的政绩往往不是显赫一时的‘显绩’,而是泽被后世的‘潜绩’,是百姓脸上那发自内心的、满足而幸福的笑容,这才是衡量我们工作价值的终极标尺。”

在漳州广阔的乡村大地上,学员们深入多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实地感受山海协奏的共富新乐章。

在南埔村谢谢里,学员们沿着村道,探寻从见证海外赤子家国情怀的古老“侨批馆”,到如今吸引八方游客的现代“网红民宿群”的华丽蜕变之路。

在澳角村繁忙的渔港码头边,讲解员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该村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打造“海产品直播电商+休闲渔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生动展示了科技赋能传统渔业、拓展增收渠道的实践成果。

在被誉为“江南红旗渠”的向东渠教育基地宏伟的拱桥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微党课《一渠惠两县 向东映初心》在此开讲。学员们聆听着讲解员讲述20世纪70年代当地干部群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劈山引水、造福两县的壮举,无不为之动容。

在充满闽台文化交融气息的两岸信俗文化交流展区——关帝文化产业园里,学员们体悟了“忠义仁勇信”的文化内核,纷纷表示要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对党忠诚的践行者、市场大义的捍卫者、改革攻坚的勇敢者。

对全体学员而言,这场“行走的党课”是一次追寻领袖光辉足迹、感悟思想伟力的“溯源之旅”;是一次重温党的根本宗旨、深刻体悟“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初心之旅”;更是一次汲取榜样力量、激发干事创业豪情壮志的“赋能之旅”。(张浏佳)

(责编:江苇杭、吴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