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晋江“北大门”的“平安密码”

2025年10月24日17:15 |
小字号

状元故里,环湾新城。作为晋江对接泉州主城的“北大门”,晋江市池店镇辖区内有着上百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有人口约32万,其中20.5万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来务工者和购房者。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在此交汇,成就了这片热土的繁荣,也给这里的平安守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如何守护这方土地的平安?晋江市公安局池店派出所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手握科技与民心两把钥匙,打开了“北大门”的平安密码。

科技赋能 智构立体防网​

“滴!”一声提示音刚落,正在社区巡防的晋江市公安局池店派出所民警杨松沛手机上弹出“状元里社区山姆会员店周边人流车流增大,请前往附近区域加强巡逻,配合交警疏导”的信息。

短短一条指令的精准送达,正是科技与警务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随着高清视频的全域覆盖,5G执法记录仪、“和对讲”终端等装备的全面普及,指挥长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就能够依托大屏幕上的实时画面,随时掌握全镇社会治安情况,精准调度警力。​

在池店镇锦洲瑞苑小区,池店派出所试点智能门禁系统和高清视频24小时值守,将风险阻隔在外。这种智慧安防模式目前已在辖区70个重点小区推广,让居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接到公安局的AI反诈提醒,我们电商从业者心里更踏实了,再也不用提心吊胆防诈骗!”近日,在池店镇中骏蓝湾半岛小区从事电商工作的小刘,接到晋江市反诈骗中心定制的AI语音呼叫后,由衷感慨道。

今年以来,池店派出所创新反诈工作模式,依托大数据建模技术,在桥南社区试点定制AI外呼话术,通过识别筛选不同类型的人群进行针对性高拟真语音呼叫予以反诈提醒,普及防骗知识、发布预警信息,实现“科技找人、主动防御”,截至目前已发出预警3万余个,实现反诈提醒精准触达。

1-9月,池店镇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立案数分别比降7.73%、24.7%,其中10万元以上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比降30.77%,群众财产损失比降41.1%。

群防群治 汇聚平安合力

“晚上巡逻时多留意企业周边的通道,看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如果遇到可疑人员,及时联系我们。”8月10日傍晚时分,池店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蔡光耀正对着一群身穿绿色马甲的人叮嘱道。他们是“凤池义警联盟”的队员,这支由250余名企业员工、商户、快递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如今是派出所群防群治的“左膀右臂”。

不久前,桥南社区的义警联盟队员在夜间巡查时,发现一名男子在小区地下停车场徘徊,形迹可疑,立刻通过“和对讲”终端联系派出所。民警迅速赶到,当场抓获这名企图拉车门盗窃的嫌疑人,一举破获6起盗窃案件。自2025年3月成立以来,义警联盟队员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案件71起,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680处,用脚步丈量着辖区的平安。

为了让义警联盟队伍更有战斗力,派出所制定了工作制度,明确职责清单,推行“积分兑换”“星级评定”等激励措施,让义警联盟队员们的付出有了温暖的回报。如今,在池店镇的街头巷尾,“绿马甲”与“藏青蓝”相互呼应,共同编织起一张守护平安的“防护网”。

矛盾化解 筑牢平安基石​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们俩可能真要闹到法院去了。”6月25日,在池店状元里社区警务室里,曾经因楼上楼下装修噪音引发矛盾的小赵和小刘握手言和,并共同商议生意合作事项。这是池店派出所“金牌调解团队”今年来成功化解的第530起矛盾纠纷。

池店派出所深化“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划分482个基础网格,整合义警联盟、志愿者等力量,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排查;组建“金牌调解团队”,创新推出“点单式调解”,开通矛调“网格热线”,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通过“笔墨纸砚”工作法,不少像小赵和小刘这样的“冤家”,最终变成了合作伙伴、和睦邻里。

这种社区警务室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互联互通,实现了服务管理同格运作、基础信息同网采集、问题隐患同步治理,一站式解决基层一揽子问题。今年来,池店镇辖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97.2%,“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正稳步落地见效。(庄凌龙 郭川)

(责编:江苇杭、吴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