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蕉城區:開展“牢記囑托、譜寫篇章”行動 推動區域協調和城鄉融合發展 近日,中共寧德市蕉城區委五屆九次全會召開。會議提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要堅持區域差異化協同發展、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錨定縮小區域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主攻方向,統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鄉村振興戰略,以“七抓七帶促共富”為抓手,持續深化新時代山海協作,有效激發發展活力,推動區域布局協調、產業結構優化、城鄉融合發展、生態環境優美、人民生活幸福,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上作出示范,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蕉城實踐。…
開學送清涼 華安縣沙建中心小學教室裝上了空調 人民網漳州8月20日電 8月18日,雖還沒開學,漳州市華安縣沙建中心小學的校園內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師傅們正在緊鑼密鼓地趕在開學前為沙建中心小學每一間教室安裝空調及外機,把清涼早日送進教室。 工人趕在開學前為沙建中心小學教室安裝空調。…
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就業創業服務平台 廈門啟動“一九好鷺職”公共就業服務日系列活動 人民網廈門8月20日電 (記者張萌、實習生楊雯琳)從創業大賽到人才夜市,從“簡歷煥新”指導到“直播帶崗”互動……19日,福建省首屆“青春之歌”創業創新大賽廈門選拔賽和高校畢業生夜市招聘會舉行,這也意味著廈門市將於每月19日開展的“一九好鷺職”公共就業服務日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選拔賽現場。…
深山古村何以蝶變“世界最佳旅游鄉村”? 2024年11月15日,聯合國旅游組織公布2024年“最佳旅游鄉村”名單,漳州市南靖縣官洋村成功入選,成為福建首個獲此殊榮的鄉村。這座擁有700余年歷史的古村落,究竟憑借何種魅力實現蛻變? 古村煥新:從文化遺產到旅游熱地 步入官洋村,一座座土樓古朴庄重,凝聚著先輩的智慧結晶﹔7棵枝繁葉茂的百年古榕樹矗立村中,訴說著村落的悠久歷史﹔數公裡長的鵝卵石古道蜿蜒延伸,清風拂過,令人沉醉…… 官洋村游人如織。…
泉州開發區:“紅色堡壘”扎根居民小區 “源頭活水”潤滑基層治理 如何讓黨的組織觸角直抵基層末梢,有效破解民生難服務、糾紛難調解、自治難推進等治理痛點? 近年來,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立足沒有街道、社區等基層組織設置的獨特治理結構,系統深化“支部建在小區上,黨小組設在樓棟裡”,凝聚“紅色力量”,有效破解治理困境,顯著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產城融合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建牢小區黨支部,織密組織網絡,夯實治理根基 針對“無鎮街村居”的治理需求,泉州開發區將建強小區黨支部作為基層治理的“先手棋”,著力構建堅實的組織基礎。…
連江:匯聚銀齡智慧 奏響鄉村振興“山海交響曲” 時至初秋,暑熱未消,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的省級離退休干部“鄉村振興指導員”陳開端已奔忙於東湖、丹陽、蓼沿等鄉鎮,指導果樹修剪、施肥技術,為農民答疑解惑﹔他還前往小滄畬族鄉東風村靈芝種植基地,幫助解決靈芝病虫害防治問題。琯頭鎮僑鄉老干部黨建工作室的林瑞霖、楊文健等老黨員則活躍在風景秀麗的青芝山,熱情地開展義務講解,今年新出版的書籍《青芝山》更是凝聚了他們的心血。…
福州長樂:生猛海貨上岸 市民搶“鮮”一口 漁船滿載而歸,滿艙魚蝦活蹦亂跳,岸邊市民搶“鮮”忙……這樣開漁后的豐收場面近日在福州新區(長樂區)的漁港、碼頭生動上演。 漁民將一筐筐海鮮從船上卸下 新鮮捕撈的海蟹 走進位於漳港街道的三營澳碼頭,隻見一艘艘漁船緩緩靠岸,船上漁民們齊心協力,將一筐筐海鮮從船上卸下,有活蹦亂跳的蝦蟹、新鮮肥美的海魚……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空氣中彌漫著大海豐收的氣息。…
廈門工行:打造科技金融新引擎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近年來,中國工商銀行廈門市分行(以下簡稱廈門工行)主動融入廈門實施科技創新引領工程、著力構建“4+4+6”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布局,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專精特新、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等重點科創企業,開展主動授信,開發科技型企業智能評價模型,探索場景貸審貸模式創新,加強生態圈搭建,著力寫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截至2025年6月末,廈門工行已為近2300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等重點企業提供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