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經營主體退出“最后一公裡” 廈門率先全省探索“代位注銷”制度

人民網廈門8月19日電 “本以為公司注銷無望,沒想到新政策解決了大問題,化解了一件煩憂事……”近日,廈門一市民來到市政務中心登記窗口咨詢企業注銷事項后高興地說。
原來,該市民的家人是廈門一企業的股東,不久前突發疾病離世,該企業因此面臨特殊情形下的注銷適用難題。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主動引導其通過新推出的“代位注銷”制度辦理,幫助這家“停滯”企業順利畫上句號。
據悉,廈門此次探索推出的“代位注銷”制度,指的是因投資者死亡、注銷或被撤銷,導致其在該市行政區域內登記注冊的經營主體難以辦理注銷登記的,由該投資者的合法繼受主體或股東(出資人)代為申請辦理普通注銷登記的制度。這得益於該市市場監管部門新近出台了《“代位注銷”登記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通過完善經營主體退出制度,進一步提升注銷便利度,實現暢通經營主體退出“最后一公裡”。
“企業退出是市場新陳代謝的重要環節,此次探索推出的代位注銷制度,是廈門市場監管部門在退出環節打通的又一關鍵節點。”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營商處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該局致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不斷深化“准入——准營——退出”全鏈條証照便利化改革創新,准入環節推行“一站式”開辦服務,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准營環節創新實施“准營承諾即入制”改革,8項市場監管領域許可實現“當場承諾當場發証”,並持續開展注銷便利化改革,經營主體退出效率不斷提升。
盡管如此,在實踐中,經營主體出現“代位注銷”情形時,普遍面臨“由誰辦”和“怎麼辦”的難題,而基層窗口在處理這類申請時,也存在缺乏統一標准的問題——為針對性地破解這些問題,為行政相對人辦理注銷登記提供便利並進一步規范基層窗口“代位注銷”操作實務,日前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法律框架內出台《指引》,明確當經營主體因投資者死亡、注銷或被撤銷等特殊原因難以注銷時,可由該投資者的合法繼受主體或股東(出資人)提交明確承繼關系的材料“代位”辦理注銷。
“針對各類經營主體的不同情形梳理出清晰、可操作的辦理指引。”工作人員介紹,《指引》明確“代位注銷”適用於公司股東、非公司企業法人的主管部門(出資人)、合伙企業合伙人、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分支機構隸屬企業、個體工商戶經營者等投資者死亡、注銷或被撤銷的情形,同時對經營主體出現強制清算、破產等特殊情形時如何辦理注銷進行細化規定。
不僅如此,《指引》梳理出8類投資者“缺位”具體情形,分類提供符合法律規定的解決方案,涵蓋自然人投資者死亡、非自然人投資者注銷或被撤銷、分支機構隸屬企業注銷、被撤銷、被裁定強制清算或宣告破產,以及經營主體或其投資者被強制清算或破產等場景,明確“代位注銷”辦理主體,便利申請人“照單”准備相關材料,少走彎路、快速退出。
此外,為更好保障債權人、股東權益,此次《指引》還明確了事前救濟、事后糾錯兩類途徑,對無法辦理注銷登記的,或辦理“代位注銷”所依據的申請材料被法院確認不成立、無效或者撤銷的,明晰相應救濟渠道,形成“代位注銷”辦理閉環。
“高效有序的退出制度,有助於激發經營主體競爭活力、完善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指引》的印發,標志著廈門在福建全省首創探索“代位注銷”制度,讓企業退出不再“卡殼”。今后,該局將加大對《指引》的宣傳解讀力度,加強業務培訓,提升企業注銷服務水平,切實解決企業在注銷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持續升級線上線下辦理渠道,進一步提升經營主體退出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企業和群眾辦事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的同時,為市場清淤,給新動能騰位,以一流營商環境護航廈門經濟高質量發展。”(余乃鎏 曾文婷 陳雪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