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福建永泰縣探索水資源生態價值轉化機制

“守好源頭活水,日子更有奔頭”(家鄉的山水能生金)

本報記者  劉曉宇
2025年08月22日08:4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永泰縣的湖光山色。
  楊宇銓攝

  核心閱讀

  擁有豐富水資源的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利用數字化手段加強水資源監測與保護,發展“水經濟”,探索水資源生態價值轉化機制,推動水生態改善、水產業發展。

  

  戴雲山脈重巒疊嶂,大樟溪繞山而流,水面碧波粼粼,不時有飛鳥掠過……這裡就是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

  永泰縣是閩江下游支流大樟溪的主要流經地,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超過20億立方米。近年來,永泰縣在生態護水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水資源生態價值轉化機制,努力做活“水文章”,實現一灣碧水興萬家。

  大樟溪260條河段納入河湖物業化管理

  沿著永泰縣清涼鎮清涼溪河道,河道專管員嚴生志邁著輕快的步伐走著。手機小程序上,一條巡河路線被清晰勾勒出來。“只要不是下大雨,我都按時巡河,不能讓污水進入河道。”嚴生志說。

  “看,前方有樹枝漂浮物,體積較大,得及時上報流轉處理。”嚴生志立刻拍照上傳,不到半小時,手機提示音響起,上報事件已經通過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流轉到屬地清涼鎮處置。不一會兒,一輛貨車駛來,幾名工作人員下河拖拽樹枝上岸,再裝車清運。

  政府主導、市場運作。2019年,永泰縣啟動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設立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河湖治理,提高巡河管河效率。

  河湖物業化管理,有啥不一樣?

  “簡單來說,我們依托數字化平台,對每一條河道實現全流程管理。”永泰縣水利局局長陳輝介紹,“平台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河道專管員的巡河軌跡、時長、公裡數。巡河中發現問題,專管員上傳至平台,核查后任務流轉至各部門﹔任務完成后,再由河湖物業化管理服務中心對處置情況進行評價。”

  大樟溪28條干支流、260條河段納入河湖物業化管理。據監測,永泰縣主要流域國、省控斷面水質達到Ⅱ類標准,14條小流域、城區飲用水水源、鄉鎮飲用水水源和農村千人以上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保持較高水平。

  當前,福州正積極探索構建天空地一體化感知應用體系,“天上看、地上巡、網上查”的資源監測與保護模式已基本形成並初見成效。

  依托水利工程推進生態補償,發展“水經濟”帶動增收

  “‘一閘三線’工程引來活水,這得感謝百裡之外的鄉親們。”家住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馬腿村的林騰財說。

  2023年7月,福建省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一閘三線”工程)全線通水,閩江口城市群、平潭綜合實驗區的供水短缺問題得到解決,惠及580萬人。永泰縣塘前鄉便是主要取水地。

  “5個水質監測站均達Ⅱ類水質,供水正常。”位於塘前鄉的莒口調度中心大廳的電子屏幕上,“一閘三線”工程各管線的調水信息清晰顯示。“這裡是工程的‘智慧大腦’。”福州水務水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莒口運行部副經理劉世雄說。

  “目前,工程累計供水超5億噸,生態補償水價正在協商,后續預計可為永泰縣每年增加生態補償收入1億元以上。”永泰縣水利局副局長邢義雄說。

  “守好源頭活水,日子更有奔頭。”95后江健棟是莒口村人,幾年前回村創業,帶著鄉親們成立了莒溪溪谷裡農民專業合作社,回購莒溪風景區的經營權。莒口村走上發展“水經濟”的路子,每年淨收益150萬元以上。

  引進生態友好型企業,提升水產業產值

  清涼鎮漁溪村,一座古色古香的井台成了鎮裡的新晉“網紅”——管道直達地下125米的深層火山岩礦裂隙,每天近500噸的礦泉水從這裡汲取出來,被售往包括福州在內的多個城市。

  近年來,永泰縣聯合多方力量組建福建清涼礦泉水有限公司,並取得礦泉水採礦証,推出當地礦泉水品牌。

  公司相關負責人宋道淵曾在福建多家水廠工作,他看准發展機遇,選擇在清涼鎮參與建廠,“這裡資源好,前景就好。”宋道淵說,公司產能正在穩步提升,年產量超過15萬噸,年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同樣看好水資源開發的,還有城峰鎮返鄉青年蔣天鋒。在城峰鎮太原村花海公園,3年前的一片荒地,如今已成為彌漫著啤酒香氣的特色小鎮,擁有年產3萬噸的全智能化啤酒釀造生產線。蔣天鋒承擔著啤酒小鎮的運營工作,“大樟溪的水清澈甘甜,為生產精釀啤酒提供了良好條件。”他說。

  檢測酒質、接待訪客、籌備美食節……蔣天鋒忙得不亦樂乎。眼下,啤酒小鎮正打造集啤酒文化、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源頭活水不斷,永泰縣的“水文章”越做越優。近年來,永泰縣引進生態友好型企業,重點打造8個涉水重點產業項目,帶動水產業產值提升。

  “我們將持續探索水資源生態價值轉化機制,進一步改善水生態、發展水產業,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永泰縣委書記陳金友表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2日 11 版)

(責編:江葦杭、劉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