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走科技创新引领之路  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刘宝琴
2022年08月13日08:57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渗透融合。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今年6月,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在《把科技创新作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一文中指出,“福建唯有大力实施科技兴省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为强大的动力。”

福建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出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措施,持续优化全省创新创业创造环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方面,全省7个国家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

在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方面,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高效运转,又启动建设了生物制品、柔性电子2家省创新实验室;

在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方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了8500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达1458家、入库登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210家;

在双创载体发展方面,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总数达194家,各类众创空间500多家,省级星创天地157家……

尤其是在打造战“疫”科技产品、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聚焦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福建探索”之路。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福建省科技厅等部门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在创新创造创优上树立“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的理念,强化绩效管理,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的努力。

攻关战“疫”“黑科技”产品  

淬炼“福建科技速度”

机器人“笨小宝”在福州支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福建省科技厅供图

照射5秒即可完成消杀,斩断隐蔽在冷链物流中的新冠病毒;外观憨厚的机器人可独立进行移动测温和口罩佩戴巡检——今年,全国首套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和智造机器人“笨小宝”亮相北京冬奥会,让福建疫情防控“神器”在全国迅速打响知名度。

对所有指标菌在零下18摄氏度的去除率,在5秒内可达99.99%以上……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的多种“神功能”为冷链物流以及大宗商品的消杀提供了一种便捷、快速、无害且省电的技术手段,目前已在福建省内多地冷链监管集中仓、邮政、高校、医院、批发市场等重要场所进行推广应用。

冷链物流新冠病毒传播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去年初,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到省科技厅调研时提出,要研发用光源等物理方式消杀新冠病毒的设备。

随后,省科技厅启动科研应急攻关机制,各部门通力推进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装备项目。省科技厅出台科研攻关相关意见,牵头成立冷链消杀科研攻关组,协调卫健、工信、市场监管、疾控等多部门,推动完成实验消杀评价、现场验证、产品备案等关键环节,从研发到该消杀机投入使用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创造了“福建科技速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领域,除紫外光催化复合消杀机外,福建还研发了全国首套工业级电子束冷链病毒消杀设备、全球首个鼻喷新冠肺炎疫苗等科技产品。

在今年“三提三效”行动中,福建省科技厅用足机制优势,做好服务科研“攻关”文章。

把服务下沉,把精力聚焦在难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福建省科技厅成立全省科研攻关专班,对标疫情防控一线需求,重点围绕临床诊疗技术、疫苗药物、检测产品、冷链消杀设备等开展科研攻关。一方面成立攻关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充分运用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医学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另一方面强化项目资金支持和一线指导服务,科研攻关小组人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围绕一线防控的技术短板、弱项,梳理攻关方向,研发供需匹配的硬核产品。同时,加强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和科研成果宣传推广。

聚焦产业转型、乡村振兴

打造科特派长效机制

科技特派员制度1999年发端于福建。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截至目前,福建全省累计选认个人科技特派员6万余人,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

“七叶一枝花育苗时间从两年缩短到6个月,出苗率提高了12倍,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通过带动农户种植近1万亩,南平光泽110户农户增收360多万元。”福建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苏海兰带领企业和农民突破珍稀药材七叶一枝花育苗和栽培等难题,不仅服务了三农,还让这朵“濒危之花”从几近灭绝到形成新的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福建在引导科特派积极服务乡村振兴的同时,聚焦传统产业转型需求,不断创新科特派制度,延伸科特派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层次、打造长效机制,开展全产业链创业和技术服务,为全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三明市将乐县农科所科技特派员廖荣周(右一)在当地指导水稻育种。福建省科技厅供图

围绕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福建如何创新科特派机制来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

首先,不断完善选人机制,精准对接。一是人员选认不拘一格,打破行业、地域、身份等限制,既选认本省人才又选认省外、境外人才;二是坚持市场导向,需求方和科特派人员实行“双选”,并逐步形成“基层提出需求、市县主动认领、省里统筹安排”的“订单式”对接机制;三是扩大工业领域科特派选认比例。

其次,拓宽领域,开展“跨界”服务。选认不同专业领域科特派组成团队科特派和法人科特派,开展跨专业、跨领域、跨区域的全产业链产业技术服务;支持以“一县一团”“一业一团”等方式组建科特派服务团,提高协同化程度,服务领域由原来的一产拓宽至二、三产,全力打造现代产业示范样板。

再次,创新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科特派作用。强化正向激励、给予科特派充分的政策空间,通过“以奖代补”“后补助”“一事一议”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一方面,探索建立科特派与服务对象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另一方面实施“以需求为导向”的揭榜选认新机制,对“揭榜”的科特派按照合同金额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提升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效能。

科特派制度经过20多年的持续探索,已经成为产学研联系的纽带,成为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力量,这一制度也由地方实践逐渐上升为“国家行动”。目前,福建制订发布首个科特派地方标准《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正在申请国家标准;筹建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发挥福建作为科特派制度策源地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发力创新、转变职能 

构建高效有活力的科技新生态

据最新统计,福建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66.38%,比上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和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均居全国第9位。

福建高效活力的科技新生态,离不开省科技厅等部门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转变作风、深化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的努力。

福建省科技厅效能工作相关负责人举例说:“在推进新冠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时,我们不仅在政策、资金方面开通绿色通道,创新‘定向委托+快速立项+全流程管理’机制,及时启动应急攻关定向项目,推动新冠疫情科研产品的审批、落地和推广等。”

针对科特派机制,该负责人指出:“为了强化科特派等多方互动,我们建成启用福建省科技特派员服务云平台,构建‘互联网+’服务体系。”如此一来,促进了科特派之间的互联互通,也及时为产业技术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该负责人还介绍,近几年省科技厅还持续推出一系列机制体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环境。

——用人方面,坚持创新不问“出身”。破除“唯论文”,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省级“硬核”措施;建立“揭榜挂帅”和“赛马”机制,谁能干就让谁干。

——平台建设,破除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培育、布局一批公司制度省创新实验室;探索研发平台建设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等。

——强化绩效管理,出台绩效评价实施方案,建立单位自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年度核查和综合评价等相结合的绩效评价长效机制。

深入开展“三提三效”行动,福建省科技厅突出“快”,坚持效率意识,突出“优”,坚持效能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到主动靠前、主动服务,用心用情解决创新平台、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突出“实”,坚持效率意识,以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发展成效,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更强支撑。

“聚焦以‘效’提质,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系列报道

以“便利福建”建设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

舞好“指挥棒”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

(责编:吴舟、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