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专访福州城投集团董事长黄志强:更安全、更抗压的韧性城市就在不远的未来

林盈
2023年03月24日15:11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灾害频发,给城市治理带来挑战。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国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指导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福州,韧性城市建设已然开启。

什么是韧性城市?“福州版”韧性城市会是什么样?将如何着手建造?日前,人民网就此专访福州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志强,了解他们正在为福州参谋怎样“一盘棋”。

福州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志强。福州城投集团供图

福州城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志强。福州城投集团供图

人民网:今年的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可否介绍一下它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韧性城市?

黄志强:行业内通常的解释是指一个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就比如一个人,首先是要能通过自身体质和设备设施预防疾病,少生病;其次是一旦生病了,能快速对症下药,减轻病症;最后是经过调理,能迅速康复,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古往今来,安居乐业一直是百姓的共同心愿,所以我们看到,每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更加安全的城市,比如,房子建得越来越坚固美观,路桥、隧道抗震级别越来越高等等。

但放眼全球,各种灾害仍是频繁发生,大到地震、洪水、干旱、疫情等,小到路面坍塌、水管破裂等,比如在我国,有统计显示,因设施老化等原因,平均每天地下管线事故约5.6起。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一旦发生,给人们带来的生活影响和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就越大。

鉴于此,对新时代新阶段的城市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其中就明确提出,要打造韧性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每个城市越有韧性,整个国家就越安全,发展就越有保障,人们幸福指数就越高。

人民网:当前,福州建设韧性城市时机成熟了吗?难点在哪?

黄志强:一直以来,福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努力在吃、住、用、行等各个层面对城市进行“强身健体”,强化有福之州之根基。比如,城市建设方面,通过内河治理,打通城市“血脉”,防治内涝,在不少片区、社区、公园等进行海绵系统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等。应急物资方面,近几年在滨海新城、晋安区、闽侯等新建应急库,现多数已投入使用,保障福州重要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等等。

如今,韧性更是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最早实践地,多年来,福州市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福州”建设,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渗透在政务治理、传统产业、社会民生等领域,我们认为,福州已经有了更好的条件,打造更加宜居、更加韧性和更加智慧的城市。

不过,韧性城市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仍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早年建设的路桥、管道、轨道及基础设施陈旧的老旧小区等分布广、数量多、系统庞杂,要提升“韧性度”,既得对设备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又得建设并接入监测管理平台,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人民网:那么作为福州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城投集团将怎么做?请谈谈您的理解。

黄志强:福州城投作为福州城建主力军,具备韧性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有利条件。

一是有硬实力。近年来,福州城投已建成近3000个房建、公建和市政项目,目前在建近300个,包括闽都院士村、福州现代物流城、三江口植物园、闽江之心、郊野公园等“六城五品牌”重大项目,形成了“规投融建管运”一体化运作的优势,可以把韧性城市的建设要求融入到项目的整个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个环节中。

二是有软实力。福州城投前几年就已开启智慧城市建设布局,并于去年专门成立新基建集团推动相关工作。其中5G+智慧城市项目获得“世界智慧城市大奖基础设施和建筑大奖”;已建近1000根智慧灯杆,开发了智慧管廊、停车、公园等20余个软件平台,并有望获得国家5.5亿元的专债支持。

接下来,福州城投将发挥现有优势,从四个方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第一,加快布局建设5G+微波应急数据传输保障专网,做到即使基站受到破坏,局域网仍然能正常运转,让城市不怕“失联”。第二,构建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将20000个5G(智能)终端部署在福州各个角落,让城市险情随时可探、可报。第三,开展城市智慧化更新,将口袋公园、羽毛球场馆、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进行“韧性改造”,让它们可随时转为避难场所,成为市民身旁的“诺亚方舟”。第四,加快建设“城市健康管家”系统,实现全市燃气、用水、关键路桥接入全市统管监测平台,全方位掌握城市健康状态。

尽管这是一项综合、复杂又浩大的工程,但路虽远,行则将至。福州城投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大局,立足主责主业,为福州建设更加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编:陈楚楚、张子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