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同安:多措并举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7月中旬,随着一场揭牌仪式的举行,厦门市唯一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同安区启用,为该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厦门市同安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设在同安区莲花镇。这个厦门市农村面积最大、农业占比最重、乡村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是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战场、主阵地,而地处该区西北部的莲花镇,则是厦门面积最大的乡镇,堪称全市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同安是厦门‘三农’、乡村振兴主阵地。”同安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该区以“农业高质量、农村高颜值、农民高素质”为导向,全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
“清新莲花”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军营村、白交祠村向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样板村”不断进发;莲花村、后埔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题的精品片区;云洋村、美埔村、蔗内村等其他村庄,也结合自身产业特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打造特色乡村品牌,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白交祠村茶园。夏海滨摄
近年来,辖内一座座小村庄争相嬗变,同安区莲花镇一幅幅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伴随着此,全市首个“绿盈乡镇”、舌尖美味的产业镇、多元融合的文化镇;国家级生态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省级文明乡镇……一项项荣誉收入囊中,“清新莲花”在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守望绿水青山的同时,不断谱写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据介绍,特别是今年以来,莲花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持续贯彻落实“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理念,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坚持农业为主、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为辅,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厦门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当先锋、作表率。
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莲花镇给出的答案是:根据全镇地理特点和产业情况,全力打造“一域、两核、双线”发展格局——以村庄特色为基调,以农文旅产业为中轴,注入“山、水、林、田、厝”乡村文化内涵元素,进行提升串联与结合,充分挖掘全域范围内的“一村一品”、文旅资源、生态底蕴等,串点成线、以线带面,形成“一域贯穿、两核驱动、双线协同、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发展格局。
蔗内村梯田。夏海滨摄
其中,“一域”即打造全域乡村振兴示范镇;“两核”指主核为镇中心,作为现代农业服务基地和三产融合经济发展引擎,副核以军营村、白交祠村为主,做好“红+绿”文章;“双线”则是推广“山水莲花,初心之路”“希望田野,乐活山村”两条乡村振兴动线。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打造特色精品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莲花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同安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莲花镇将坚持立足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扛起“三农”工作新的历史使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做好全面推动全域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这篇大文章,“补上‘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打造服务同安现代农业的主阵地
莲花镇的乡村振兴实践,是同安区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样板区的生动写照。其中一大举措是,着眼于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安区、莲花镇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全区首家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为全区农户及涉农企业提供包含生产加工、农技指导、农产品展示在内的多种服务功能。
厦门市同安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夏海滨摄
据悉,服务中心不仅在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品质提升等方面下功夫,着力优化产业引导,还将强化宣传推介,高质量推进农产品展示、产销对接,并助力数字化、智慧化赋能现代农业,如进一步打造同安区“一村一品”公共品牌“同民安”,助力特色农业发展;建设线上销售平台,完善产销一体服务体系,打通销售渠道。
“打造综合服务阵地,赋能全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是同安区服务现代农业的主阵地和桥头堡,是数字化、智慧化赋能现代农业的重要展示平台,其融产业帮扶、科技赋能、科研转化、金融服务、人才培训、组织引领、乡村旅游、数字建设于一体,将为同安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加快“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抓手。
同安聘任首批乡村振兴指导员。夏海滨摄
接下来,同安区还将以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为全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并将持续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带动乡村农文旅发展,推动农文旅融合。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莲花镇揭牌启用全市唯一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是同安区持续强化品牌推进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区还进一步加大力度打造“一村一品”公共品牌“同民安”,建设线上销售平台,完善产销一体服务体系,全面打通销售渠道;推动同安梅山猪、同安水果玉米两个农产品标志申报2023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标志;推动茶产业发展,开展老旧茶园改植换种试点,引进优质茶叶品种“诏安八仙茶”;积极组织具有区域特色企业参加“福建名牌农产品”评选,实施促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行动计划,有效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安上陵村稻田。夏海滨摄
而在扶优做强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方面,除了在莲花镇实施莲埔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简易大棚改造,引进两家农业企业入驻,由企业建设农业综合体示范带动,逐步将其打造成为现代示范区外,同安区还计划在东溪沿岸两侧打造万亩水叶菜现代化种植示范基地,并结合流域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田间治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通过推动智能化节水设施建设和简易大棚提升改造等举措,实现项目区内标准化规模化种植;谋划中洲岛产业提升项目,着力打造厦门海洋种业科技园区(石浔),建设集科研、生产、推广、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海洋种苗基地……
入选2022年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的同安军营村。夏海滨摄
此外,在强化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创建方面,在完成2022年度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申报工作,汀溪镇及军营村等两村庄分别入选2022年度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同安还继续统筹项目推进实施,计划开展乡村振兴项目共82个、总投资约1.12亿元,其中,精品村项目20个、总投资2342.8万元,试点示范村项目47个、总投资5381.1万元,2023年以前试点示范村项目15个、总投资3509.5万元。
同安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现有特色资源,通过集中连片打造,继续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将不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持续开展“村居骨干培优”工程,充分利用挂钩帮扶等工作机制,汇聚乡村建设合力……“将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执行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谱写同安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