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持续绘就生动幸福海湾画卷
近年来,厦门市湖里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引,以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进行五缘湾生态修复、污水设施建设、河湖长制、林长制建设等工作,持续打造湖里高颜值幸福海湾环境,推动湖里区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结合区级机构改革工作,湖里区将建设局、市政园林局进行整合,组建区住房和建设局,重塑构建大市政、大园林、大建设体系,理顺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污水排水、林地和林木资源保护、农业水利、交通物流等管理职责。完善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长、林长机制体系,设置区级河湖长、林长共5名,街道级河湖长、林长共26名,并向社会公布河湖长、林长名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开展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调研百余次,协调解决高崎渔港片区场外交易、入海排放口整治等重难点问题。
同时,加强部门联动和协调,充分发挥“河湖长+检察长”作用,加强筼筜湖(天地湖)跨区水域管理以及五缘湾内湾、湖边水库等水域综治安全管理,开展多部门联合普法宣传活动。创新涉海资源利用,成立五缘湾文体旅发展有限公司,建立运营收益反哺片区生态机制,实现在保护中有序规范开发的良好生态效益。充分发挥“林长+”机制,严厉打击涉松材线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
修复整治五缘湾生态环境
综合实施陆海环境整治,以提高海湾水体交换动力为目标,拆除内湾海堤,外湾清礁疏浚73.88万立方;开展海域养殖清退,内湾清淤、退塘还海,清淤整治面积3.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增加约2平方公里;构筑8公里环湾护岸,对受损海岸线进行生态修复,设置430米纳潮口增加湾内纳潮量和水流动力;先后完成五缘湾市政设施修缮、湾区绿化提升、湿地公园绿化提升等7个工程,提升面积约60万平方米。
长效保障近岸海域治理,完成管网溯源排查62.1平方公里,新、改建雨污水管网约588.94公里;建成一期日处理规模达20万吨的高崎污水处理厂;设置岸线沙滩海漂垃圾保洁队,每日定时开展普扫和巡保,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岸段保洁、海漂垃圾治理“全覆盖、零疏漏”。
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统筹湾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建成占地面积约99公顷的五缘湾湿地公园、1处中华白海豚救护基地、10余座无人生态小岛,种植6116平方米红树林,保留朴树、木麻黄等大量原生植物;开设自然课堂,建设海洋生物多样性和鸟类公益保护展馆,打造市民观鸟、爱鸟研学基地,通过多方式、多渠道、多场所广泛开展保护自然资源的宣传教育,2024年1月至今,五缘湾湿地公园自然课堂开办7场研学活动共210人次参加,有效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自然资源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
推进片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综合开发,推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地铁2、3号线覆盖片区,建成4个公交场站、7条城市主干道、5座跨湾大桥,使湾区互联互通;建设10处市政和文体设施,修建8公里环湾休闲步道、2公里沙滩及3个市民广场,布设水上木栈道、亭台楼阁、拱桥,打造公众亲海空间。五缘湾片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湾区内陆续建成10所公办学校、3家三级公立医院;建成厦门国际游艇汇、五缘湾帆船港等高端文旅设施,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做优“海洋+”,举办80多场游艇帆船赛事,形成文旅业态聚集;吸引300多家知名企业落户,推动总部经济集聚成势。
正本清源提升河湖环境
湖里区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先后启动6个市政污水管道补齐及断头管打通项目、17个正本清源项目(含EPC项目)、7个单独溯源排查项目,推进渔港西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盐业物流铁路段排水管网工程等2个正本清源项目,完成46.14平方公里的正本清源工作;全面摸清全区管网底数,形成排水管网一张图,实现辖区排海口晴天污水零排放的工作目标,近年来湖里区近岸海域水质保持在一二类,国控点位优良比例100%;加强湖边水库水环境安全隐患防治,开展以渔控藻、分区种植水生植物等项目实验,增强水体生态自净能力,累计投放滤食性鱼苗21.5万尾;实施天地湖“西水东调”生态补水项目,汛期过后及时开展清淤,显著改善天地湖水动力及内源性污染问题;
此外,定期开展埭辽湖、新丰湖、映仙湖水质检测工作,季度水质检测均达标;加强水体巡查检查,在埭辽湖环湖驳岸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净化能力;完善辖区景观湖水生态景观,提升水质净化能力;加强水资源引导管理,以福建省新创建县(区)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区”省级审核,1部短视频获全国节水办“节水中国、你我同行”联合行动最佳创意视频、2部短视频获省节水办优秀节水宣传微视频活动优秀奖。“家庭、学校、社区、企业节水联动实践与探索”案例获评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中共福建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优秀公众参与案例。(湖里区委编办、湖里区住房和建设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